2013-02-23 08:14:00 來源:北京晨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昨天,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司長秦剛做客“外交·大家談”網上交流活動,對于網友提出的諸多疑問一一回應。
有網友問為什么發言人總是“問不倒”?秦剛說,發言人必須站穩立場,熟悉和掌握政策,以及政策背后的考量。公眾看到的是發言人在臺上的表現,但看不到在幕后還有許多人、許多部門在支持。
有網友覺得發言人表態過于簡短,過于“外交”。秦剛說,外交有獨特的話語體系,發言人的表態簡短,看似淺顯,卻寓意無窮,有時是到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程度。
還有網友覺得發言人的回答不夠“解氣”。對此,秦剛說,發言人表態不是個人觀點,表達的不是個人情緒,對外傳遞的是政府的立場和態度,每一句話背后都有政策的考量。發布會這個場合不是解氣的場合,而是重在講理。
有不少網友關心中日關系,不滿安倍日前針對中國的言論,有人問是否真的拿他沒辦法?秦剛表示,日本政府在損害我國的主權和利益,這些挑釁性言行,中國人民表達不滿和義憤理所當然,我們要堅定地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同時要冷靜對待,現在中國的發展蒸蒸日上,有些人看到中國發展勢頭感到焦躁不安,這個問題不是說拿他們沒有辦法,而是他們拿我們沒有辦法。
秦剛說,國際上有些人四處煽風點火、挑撥離間,一是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二是破壞中國發展的內外環境。“這些表演都是徒勞的,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發展自己,同時維護我們的主權。”
很多網友感嘆中國外交太軟,不理解綜合實力提升的中國,為什么還要“忍氣吞聲”?秦剛說,中國外交不能簡單用“軟”和“硬”來評價。外交是復雜、系統的工作,可以剛中有柔,也可以柔中帶剛,還可以剛柔并濟,隨著時間和形勢的變化,兩者之間可能相互轉化。在涉及國家主權、核心利益這些重大問題上,從來沒有含糊過,也從來沒有喪失原則,同時外交也要講究策略和方式方法,很多問題是通過談判協商可以和平解決的,這也是我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應有之義。(記者 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