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5 07:15:00 來源:燕趙都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23日參加結束醫院治療后第一次、也是卸任前最后一次國會聽證會,就美國駐利比亞城市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事件反駁共和黨籍議員指責。
激辯,怒目,拍案,含淚,哽咽……國會山斗法超過5個小時,希拉里上演一場展示政治營銷技巧的個人秀,給今后可能再次嘗試競選總統埋下伏筆。
忍啜泣
班加西領館去年9月11日遭武裝人員襲擊,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等4名美國人喪生,國務院因為沒能向領館提供足夠安全保衛而備受批評。
希拉里原定上月就領事館遇襲接受國會質詢,因生病住院而推遲,以至一些共和黨議員暗示她“裝病”。出院三周后,希拉里身穿綠夾克和深色長褲,戴著黑框眼鏡,走入座無虛席的聽證會會場。
接受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質詢,希拉里提及在安德魯斯空軍基地與喪生美國人家屬在一起的情景,強忍啜泣:“海軍陸戰隊員從飛機內抬出包裹國旗的棺木,我站在(貝拉克·)奧巴馬總統身旁。我抱住遇害者的父母,他們的兄弟姐妹,子女和只能獨自撫養孩子的遺孀。”
同一天稍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上,共和黨籍眾議員杰夫·鄧肯指責希拉里拒絕加強領館保安:“國務卿女士,你讓領事館變成死亡陷阱。這是對國家安全玩忽職守。”
希拉里正色道,她完全可以對調查報告保密,卸任前對國會說“再見”,只是“那不是我的做派”,所以“公開、透明地陳述”前因后果。
拍桌子
一些共和黨籍議員繼續抨擊民主黨政府一開始沒有把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質疑希拉里等國務院官員為什么沒有在事發后立即向領館撤離人員提問,以確定襲擊是否由示威引發。
希拉里重申,她當時不希望妨礙聯邦調查局調查。
共和黨參議員羅恩·約翰遜輕蔑地說:“那是一個不錯的借口。”“不,那是事實,”希拉里顯現惱怒,搖著食指反駁說,襲擊當天發生的許多情況至今依然不清楚。
約翰遜連說4個“不”字,繼續追問民主黨政府為什么“誤導”民眾。“恕我直言,事實是,我們失去4名美國人,”希拉里聲音發抖,大聲反駁,拳頭砸在桌面上,“是因為一場示威,還是因為晚上出來散步的一些人決定殺死一些美國人,現時現刻,有什么區別?”
她說:“在我看來,相比回頭看那些武裝人員為什么決定襲擊,更重要的是找到他們,繩之以法。”
瞪眼睛
希拉里重申,就班加西領館安保,美國國務院確實失策,她承擔責任;只是,作為國務卿,她不直接分管使領館安保,且獨立委員會調查報告認定,安保不力的責任應由分管保安的助理國務卿和更低級別官員承擔。
共和黨籍參議員蘭德·保羅說:“如果我是總統,發現你沒有讀從班加西和史蒂文斯大使發來(要求加強保安)的電報,我會解除你的職務。我認為那不可原諒。”
針對保羅,2016年可能投入總統選舉的一名共和黨新星,希拉里淡然回復:“我主張承擔責任,而且我已經這么做了。”
可能競選總統的共和黨參議員馬爾科·魯維奧同樣責難希拉里。一名網友在微博客中寫道:“看到希拉里在魯維奧開始提問時看他的眼神,我想起老虎注視瞪羚的樣子。”
換“軌道”
借助卸任前在國會山亮相的機會,希拉里小結自己國務卿任內經歷。
“接手這一職務4年來,我出訪路程將近100萬英里(160.9萬公里),訪問112個國家,我對我們國家和我們未來的信念比任何時候都堅定。”
談及離任,希拉里說:“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一個詞概括,只是肯定會有一陣子離開現在這條節奏非常快的軌道。”
不少人支持希拉里2016年再次“出山”,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
《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部23日發布聯合民意調查結果,顯示67%的美國人對希拉里持“好評”,創希拉里歷年所獲民意支持率新高。
希拉里定于本月底卸任,奧巴馬提名參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約翰·克里接替。參院確認這一提名的聽證會定于24日,希拉里屆時將向外交關系委員會推介克里。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