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9 08:07:00 來源:燕趙都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河北臨漳婦幼保健站涉倒賣胎盤
河北臨漳婦幼保健站涉倒賣胎盤
本該由產婦及家屬自行處置的胎盤,被醫護人員連唬帶哄留在醫院,然后以每個15元的價格販賣。近日,記者接知情醫護人員報料稱:臨漳縣婦幼保健站涉嫌倒賣嬰兒胎盤,所得利益按照科室分發。
婦幼保健站的“秘密”
8月8日,幾位報料者向記者還原了臨漳縣婦幼保健站“販賣胎盤”的操作手法。
據臨漳縣婦幼保健站不愿具名的醫護人員透露,該站販賣嬰兒胎盤約有兩年時間了。對于全站醫護人員來說,是“公開的秘密”。賣出的胎盤此前一直由一位男子收購,因為該男子發生意外,近期則由男子的父親接手。為了方便收購,對方還特意“贊助”了一臺冰柜,放置在手術室外間。
幾名醫護人員介紹說,按臨漳當地風俗,孩子出生時的胎盤以往都由家屬帶回,然后進行土埋處理。但在臨漳縣婦幼保健站,每次嬰兒出生,只要家屬不提出帶走胎盤,醫護人員就會按慣例將胎盤收集在冰柜中。一旦家屬非要帶走胎盤,醫護人員便以有病菌等借口,連唬帶騙留下胎盤。所以,除非家屬要求強烈,醫護人員一般都能順利把胎盤留下。每隔一段時間,待冰柜中胎盤數量達到四五十個時,婦幼保健站就會聯系收購者過來交易,“價格是每個 15元”,錢款都交給一位王姓副站長。
據稱,交易間隔有長有短,視胎盤數量而定,“大約一兩個月一次”。至于收購者購買胎盤用于何處,幾名醫護人員表示并不知情。
說著,幾位醫護人員還拿出拍攝有婦幼保健站手術室外間的冰柜及所存胎盤等的圖片,還提供了近期六七位在該處分娩產婦或家屬的聯系方式,以證所言不虛。此外,幾位醫護人員還透露,每月各科室都會從王副站長那里領取到數額不等的現金,多則數百元,少則數十元,其中就包括販賣胎盤的錢款。
站長否認販賣嬰兒胎盤
據了解,胎盤是由胚胎的胚膜和子宮內膜聯合長成的母子間交換物質的過渡性器官。衛生部規定,人體胎盤屬于產婦所有,禁止買賣,產婦擁有處置權。而恰恰“處置權”這一環節,記者采訪時,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表示不知道。
8日下午,記者來到臨漳縣婦幼保健站,就報料者反映的問題進行求證。該站袁站長得知記者來意后,矢口否認販賣胎盤行為。對于新生兒胎盤去向,她說,產婦家屬都愿意拿走,而且一再強調“都拿走了”。
那么對于留下來的胎盤如何處理,袁站長稱都是深埋處理。
記者提出能否到手術室外間查看,袁站長以不方便為由予以明確拒絕。
產婦家屬均未帶走胎盤
根據幾位報料者提供的六七個聯系電話,記者8日一一進行了核實。其中接通電話的3個當事人均承認前不久有家屬在臨漳縣婦幼保健站分娩,而且都沒有拿到胎盤,保健站也沒提示或告知胎盤去向。而且,新生兒降臨后,家屬都沉浸在喜悅中,對于胎盤的事,一般都會忽略了。
一位家住臨漳縣城的產婦的婆婆說,在臨漳,老一輩人對胎盤處理很看重,一般都會找個荒無人跡的地方深埋處理。她說,孩子出生時,她還向接生醫生表示希望自己處理胎盤。但不知有意無意,醫生當時沒有接話。不過,隨后趕來的助產人員告訴她,胎盤已由醫院處理了,就不用他們操心了。“當時一忙起來,就忘了再問了。你想,大人孩子一堆事兒,哪顧得上一直要那個(指胎盤)呀。”老人家說。
對此,記者咨詢了邯鄲市一家醫院的醫生。據介紹,一般而言,醫院會先詢問產婦是否要帶走胎盤,否則胎盤會被當做醫療垃圾進行集中處理,有專門部門和人員負責。
衛生部早有胎盤處理規定
據了解,用人體胎盤可以制作一種名為“紫河車”的中藥,據稱有“補腎益精,益氣養血之功”。而“紫河車”這味中藥基本上都是經過烘干處理過的,有完整的,但大多數是粉狀和膠囊狀的,售價按克計算。
早在2005年,衛生部就專門頒發了《衛生部關于產婦分娩后胎盤處理問題的批復》,批復中規定:“產婦分娩后胎盤應當歸產婦所有。產婦放棄或者捐獻胎盤的,可以由醫療機構進行處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胎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