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0 08:25:00 來源:新京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這是謝云峰在美國紐約街頭餐車前的視頻截圖。
“老板,來份兒涼皮,多放辣!”“哎,好嘞!”
行走在北京街頭,聽到上述對話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可是,當場景置換到紐約曼哈頓繁忙的路口,每一個經過的中國人多少會感覺自己“穿越”了。
除了涼皮以外,肉夾饃、羊肉串、鹵面等極富中國西北風味的小吃,都能在這個停在哥倫比亞大學門口的小餐車上買到。
餐車月租金兩千美元
餐車老板叫謝云峰,河南洛陽人。來美國兩年,老謝先后輾轉幾個州,跟著工程隊做過裝修,在中餐館里學過廚,終于在47歲這年在紐約“自立門戶”:在流動餐車上開起了專屬于他的“中國西北名吃”。
據統計,紐約市目前共有約兩萬名街頭攤販,半數以上都沒有合法的營業執照。他們中絕大部分是移民和有色人種,還有許多退役軍人。他們用低廉的價格吸引顧客,僅賺取微薄的利潤,以求養家糊口。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紐約市為改善城市生活質量,嚴格控制街頭攤販的執照數量,流動食品攤販執照數量限定為3100個,擁有餐車執照的人可以把自己的餐車租給別人,但新的經營者也必須考取一張屬于自己的營業執照才能上崗。無證經營者則時刻面臨被逮捕和罰款的風險。
老謝的餐車就是向同鄉租來的,每月租金兩千美元。每兩年繳納一次的餐車執照更新費目前也由他負責,約一萬八千美元。再加上銷售稅、餐車維護費、燃油費和食材等七七八八算下來,每月成本將近四千美元。
盡管成本不低,但老謝的菜單定價并不高:肉夾饃三美元一個,涼皮五美元一盒。他通常在上午十一點開始擺攤,晚上八點半回家。每周只周五休息一天。
專門部門檢查餐車
“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一百多個肉夾饃。”老謝說,但他也否認了網上流傳的“日賺八百美元”的說法。“太夸張了!美元哪有這么好賺啊!”老謝哈哈一笑。
紐約市政府對流動食品餐車管理嚴格,除了衛生局不定期派出工作人員進行便衣巡視外,紐約市警察局也專門設置了一個部門監管街頭攤販運營。他們通常不動聲色地走到攤主面前,“唰”地一下亮出證件,然后遵照管理條例對餐車進行檢查,任何一點細小的失誤都是被開罰單的理由,每項處罰金額從五十到一千美元不等。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長遠 穆序堯 報道員 雷斐
動向
“洛陽大叔”將為第三張罰單出庭
被開罰單之后,攤主還必須在近期內出庭。如果勝訴,他的罰單可以被撤銷。這種法庭設立在環境控制委員會,專門處理事關城市生活質量的案件。老謝說自己已經被罰兩次了,損失兩千多美元。八月他還要去為前段時間開出的第三張罰單出庭。
可是不懂英語如何出庭?老謝說,他加入了一個名為“城市正義”的維護弱勢群體權益的組織,其中有專門維護街頭攤販利益的項目。每次被開罰單后,該組織在唐人街的分部會為他提供懂中文的律師,并幫助處理直至整個案件妥善解決。“這次又要罰掉七百。”老謝有點沮喪。
在美國生活了兩年,也算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老謝還是想回去。他說:“到現在我還對這邊不太習慣。怎么說,只感覺空氣比家鄉好一點,美元比家鄉好一點。”“好出門不如賴在家嘛。”老謝呵呵一笑說道。
(新華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