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30 09:23:00 來源:法制周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張曉琪受審
斂財校長鐵證柔情前供出犯罪事實
——湘潭市人民檢察院偵破張曉琪特大受賄案紀實
一個身居正廳級的大學校長,有四十余年教齡的高級教授,面臨權力效應應止步時,卻瘋狂斂財,沉迷于賭博,最終身陷囹圄。2012年11月25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作出維持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年10月14日一審對被告人湖南工業大學原校長張曉琪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判決的裁定。
鎖定案件突破口
自2006年起,來自各方面的舉報,紛紛反映湖南工業大學校長張曉琪有重大受賄嫌疑,2009年7月16日,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決定將該案交湘潭市檢察院辦理。
湘潭市檢察院反貪局受命時,該案早已風聲四起,包括張曉琪本人在內的涉案人員四處活動,探聽有關部門的查處動向;一些與張案有牽涉的嫌疑對象或出國逃避。
反貪干警根據案情特點,成立專案組,查清了張曉琪存在重大職務犯罪嫌疑的證據:張曉琪擁有家庭財產及房產7處,價值430余萬元;股票市價270余萬元;在北京、廣東中山、湖南株洲和長沙銀行存款共計210余萬元;沃爾沃轎車和本田轎車各1臺。同時還查清了張經常出境到澳門新世紀娛樂城等賭場參加賭博20多次,賭輸港幣200多萬元。
在前期收集了大量張曉琪存在重大職務犯罪嫌疑的證據后,專案組分析認為:一個大學校長,以他的正常收入是不可能擁有這么多資產。辦案人員意識到這是案件的突破口。
關鍵人物處查出鐵證
然而當辦案干警正面接觸張曉琪時,張都是一言不發,知識分子的面子觀和自尊感心理,驅使他努力鎮靜下來。
在此情況下,審訊干警以鎖定的兩個關鍵人物作為解開張案謎底的突破口,通過調查發現,與張所在單位有長期業務往來的某公司董事長譚某有重大行賄嫌疑。
抓獲譚某后,辦案人員充分運用偵查謀略故布疑陣,在事實面前,譚某終于開始交待他為了爭取株洲工學院的工程,先后44次向張曉琪及家人行賄的事實。
另一個“關鍵人物”張曉琪妻子王某歸案后,也采取“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策略,但當她從檢察官口中得知自己心愛的女兒一家未受到牽連后,內心一直堅守的精神防線便轟然坍塌,將丈夫受賄后將贓款交到自己手中的事實作了供述。
然而當辦案人員向張曉琪出示法律文書時,他仍辯駁自己只是收“朋友”的一點“意思”,不是犯罪。當他得知自己與“80后”女學生有不正當關系之“絕對隱私”也被檢察官們所掌握時,他的心理防線才全面瓦解。
真情感化換來痛心悔過
辦案人員堅持從情感和人性化的角度對待涉案人員。辦案人員中有一名偵查員曾就讀于張擔任校長助理的湘潭大學。偵查員從網上下載了張的一本學術專著與張進行純學術的討教,在師生感情上取得了張的信任。這種“學生上坐審訊臺,老師淪為階下囚”的痛苦場面,讓張曉琪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曾經拋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同時,辦案同志像朋友一樣對他噓寒問暖。張曉琪回憶說 :“剛面對辦案人員時,我還很害怕,怕會被打罵。”但現實與他的想象完全不同,他沒受到任何傷害。
2009年8月8日,恐怕連張曉琪自己也不記得是什么日子了,但檢察院的數十位辦案人員來到省看守所,給他送上了生日蛋糕,為他慶祝65歲生日。10月3日中秋佳節辦案人員又為他送去了月餅,這種真情、這份關懷都深深觸動了張曉琪,他寫下了《悔過書》和《認罪書》,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他的痛定思痛和追悔莫及,他如實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實。 (《法制周報》通訊員 楊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