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8 07:57:00 來源:深圳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購買快遞單號信息的頁面
“雙11”電商大戰即將來臨,快遞業也將迎來年內最忙碌的時候。但在你興致勃勃搶貨的同時,你填在快遞單上的地址、電話、單號的信息可能已被公開叫賣。昨日,有網友爆料,稱這種信息倒賣的行為越來越猖狂,已經系統化、平臺化,在“淘單114”等多個網站上,來自深圳等城市的快遞單信息以每個標價0.4元起,供批量購買。
一位在深圳從事快遞行業多年的快遞員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在快遞業內確實存在,其身邊就有一些快遞員將散戶的信息售賣給淘寶商家,用于刷信譽。據悉,這類快遞信息交易平臺的主要客戶就是淘寶商家,但由此滋生了其他詐騙等犯罪現象,傷害了不少消費者的心。
現象客戶信息實時更新超過3000條
“真實單號交易平臺,查單號、購買單號、出售單號都可以,單號來源于各地快遞員。”這是快遞客戶信息交易網站“淘單114”的功能介紹。據了解,除“淘單114”網站外,“單號吧”、“淘單吧”、百度貼吧的“單號吧”等均有快遞單號信息售賣。
“淘單114”網站稱,每個未掃描單號發布價格為1.0元,每個已掃描單號發布價格0.4元(無收貨地址的),每個已掃描單號發布價格0.5元(有收貨地址的)。在網站列出的購買列表上,提供的信息包括:快遞公司、快遞單號、 發貨時間、是否掃描、發貨地址、收貨地址等信息。
在網站上列出可供購買的快遞信息中,包括了申通、圓通、EMS、韻達、順豐、宅急送在內的國內絕大多數知名快遞公司,平均每天實時更新的客戶信息超過3000條。記者在11月7日18時就看到,便有3574條信息對外銷售。另外,快遞底單同樣提供購買,且價格低廉。只要提供單號,以每張1元的價格,就可獲得空白底單,同時贈送復寫紙。這也意味著,只要購買到真實的快遞單號以及底單,就可以偽造包裹。
追因淘寶商家刷信譽引發單號交易
記者從一位淘寶賣家處獲悉,由于淘寶店眾多,且買家挑剔的需求,一些淘寶店會為了提高信譽和銷量,而采用這種購買快遞單號的方式。“淘寶上小賣家的起步很困難,網購中要吸引消費者,需要有很旺的‘人氣’,有需求,所以就有買賣。”他表示,自己也曾試圖購買單號,但最終因擔心淘寶監管被罰而放棄。
在“淘單114”、“淘單吧”等網站上,也對如何進行“刷鉆”進行介紹。據悉,淘寶店主若想“創造”產品熱銷的假象,除了需用不同的IP地址進行購買刷銷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便是物流。為了避開淘寶的稽查系統,店主首先要提供真實的發貨單號,以及符合的發貨時間(一定要在產品被拍付款后),發貨地址也不能經常變換,另外還需備有避免遭淘寶降權或封殺的最后一張王牌——真實單號的快遞單存根。
調查深圳快遞員稱倒賣確實存在
對于快遞公司的客戶信息遭到泄露一事,記者昨日致電順豐、EMS等公司,他們均表示一直致力于信息安全。順豐方面表示,在數年前就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在技術方面對快遞信息進行保護。EMS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公司流程十分嚴謹,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
盡管如此,因一個快件需經多個環節、轉運站點,且快遞員入職門檻較低,素質參差不齊,最終還是致使了信息遭泄露。記者從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淘寶店主中獲知,他們從“淘單114”這類網站購買的信息均為真實。
為驗證此事,記者在該網站注冊了一個賬號,并通過支付寶,將10元賬款匯給經支付寶實名認證的“李X富”,隨后,“淘單114”的賬號顯示余額為10元。記者用0.5元購買了一個11月6日從深圳發往四川涼山州寧南縣的圓通已掃描快遞單號,并獲得了該單號的詳細信息。記者通過圓通官網查詢該單號,發現信息真實有效。
這種現象是否真正存在于深圳快遞行業中呢?記者再向一位在某知名快遞公司工作多年的快遞員求證,他表示,還不知道有“淘單114”之類的交易平臺,但在平時工作中,確實有部分同事會將一些散戶快件的信息,賣給一些淘寶賣家,供他們進行刷信譽。
分析隨便丟棄快遞單也致信息泄露
對于“淘單114”稱信息泄露來源于各地快遞員,申通、圓通相關負責人昨天接受騰訊財經采訪時表態稱,不能單純指向快遞員。
申通物料管理總監稱,信息的泄露,最大的可能發生在快遞員將快件交給客戶的過程中。例如很多公司有自己的收發中心,快遞員交給收發中心后,大量快件堆積,給了盜取快遞單號信息的人以可乘之機。此外,客戶在簽收快件后,快遞單隨便丟棄,也可能造成信息泄露。他建議在收取快件后,對信息單進行銷毀處理。
圓通速遞副總裁胡瑞琦也表示,不能將信息泄露單純指向快遞員,收件人單位的收發中心、接入快遞IT信息系統的快遞公司之外的其他相關單位,也有泄露的可能,例如電商網站。
擔憂信息泄露易被違法使用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購買快遞單號主要有三種用途,一是淘寶刷信譽;二是采集客戶信息,但因為此次網絡平臺上所發出的并沒有商品信息,僅有地址、單號等信息,所以這方面可能性不大;第三種用途便是會損害到普通市民利益、也是市民所擔心的——制造假包裹進行詐騙。“貨到付款原是一種較為安全的網購方式,但現在,不時發現有假快遞員趕在真快遞員之前接觸收件人,用假的包裹騙取收件人的貨款,業內將此稱為‘飛單’,因為假包裹的單號信息準確,如果收件人不當面驗貨,就會上當受騙”。
近期,因快遞單號信息泄露而引發的入室搶劫案屢屢見諸報端,快遞丟失或“調包”的情況也常有發生,再加上當當網、1號店等電商泄露客戶信息,信息安全問題再次引起人們關注,但事件發生時,消費者的權益卻得不到保障。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我國的快遞業迅猛發展,但相應的制度卻沒有跟上,使得消費者利益受到侵犯時,無法可依。
溫馨提示
收貨寫公司地址
貨到付款先驗貨
為防止住址等信息泄露,消費者通過以下幾點,減少受騙、入室搶劫等情況的發生。
1.以防入室搶劫,盡量不要把收貨地址寫為居住地址,可郵寄至公司等地址。
2.當填寫居住地址時,可以填寫至樓層,不填寫具體房號。
3.貨到付款時,為避免遇到“假包裹”詐騙,一定要開箱驗貨。
4.收到快遞后,不要隨手把貼有快遞單的外包裝扔掉,否則將給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包裝丟棄之前,一定要將包裝上的個人信息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