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6 16:49:00 來源:新京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張必清家房門緊閉,但房內傳出的電鉆聲讓周圍居民喜笑顏開——昨日上午,海淀區人濟山莊4號樓26層頂層,業主張必清持續裝修6年的違建自主開拆。張必清稱,他將自主對違建進行拆除,拆除期間自己并不回京,將“隔空督促”拆除工人加快進度。
為保拆遷安全,市住建委等職能部門將現場進行技術指導。
“最牛違建”閉門開拆
昨日上午8時,人濟山莊4號樓2605房,業主張必清家房門緊閉,門上一張來自城管的“拆違公告”已有褶皺。隔著房門,不斷傳來“哐當哐當”的聲響和刺耳的電鉆聲。大批記者及聞訊而來的參觀者一撥撥拍打張家房門,試圖觀摩拆除過程,但房門一直緊鎖。
借助望遠鏡和微型飛行器的顯示器可見,“花果山”上,三名工人將黃色的葡萄架拆卸,脫離木架的葡萄藤不斷搖曳。晚6時,望遠鏡中已不見工人身影,首日拆遷或告一段落。
拆除還用“原班人馬”
前晚9時許,張必清家的2605室亮著燈。居民反映,“聽到了里面有動靜”。
昨日,張必清表示,工人已于14日夜間進入違建區域,目前有三人在樓頂拆除,負責安裝防護網架等設施以確保拆除安全,后續還有十余名工人從河北趕來。他稱,拆遷隊與2006年建造假山和陽光房的工人是同一批,來自河北,預計拆除費用超過80萬。
張必清說,拆除期間并不回京,將“隔空督促”拆除工人加快進度。
政府部門提供指導
昨日下午2時,海淀有關政府部門向媒體發布“違建拆除情況說明”稱,14日上午,海淀區城管、公安分別與張必清取得電話聯系,張必清承諾將盡快拆除違建。這也是城管從4年前開始對該處違建進行調查以來首次聯系上張本人。
海淀區政府有關人士透露,“最牛違建”曝光后,海淀區委區政府第一時間成立了以主管副區長為組長的拆違現場指揮部,抽調城管、公安、住建委、規劃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工作小組,制定具體方案。
說明稱,8月15日上午8點,張必清違建自拆開始。目前正在拆除葡萄架,拆除工作有序良好。“拆除過程中,住建委等有關部門將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和監督,確保拆除過程中的樓體安全,防止因拆違不當造成的漏水漏電等問題。”
下午3時,記者看到城管等部門在“最牛違建”樓群周邊拉起了警戒線,警戒線上提示“小心高空墜物”。
張必清稱,因違建給政府部門帶來了很大壓力,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希望早日拆完,早日平息風波。
■ 焦點
拆除費用
估計超過80萬建造費用
張必清稱,拆除陽光房的成本是2000元每平米,違建的陽光房面積有50平米左右,預計費用10萬元。
而樓頂迂迂回回的假山,由于用的是輕體材料,拆除費用要數百元每平方米。支撐假山用的是焊接鐵架,拆除難度較大,也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
張必清表示,建造空中花園時花的費用是80萬,依據現有估計,拆除的費用肯定要超過建設費用。
拆除時間
陽光房葡萄架10天拆完
就“空中違建”,8月12日,海淀區城管部門發布公告,要求業主15日內自行拆除,逾期將予以強拆。
昨日,張必清表示,自己會盡快拆除屋頂的違建部分。其中,陽光房和屋頂的葡萄架拆除相對容易,預計10天之內能夠拆除完畢。
張必清認為覆蓋樓頂的假山不屬于違建,能夠起到隔熱防塵的作用,且材質是輕體樹脂,保留它們不會壓壞樓板。為此,張多次表示希望保留。
對此,昨天,海淀城管大隊相關人士表示,人濟山莊B棟樓頂超過規劃圖紙的建設都是違法建設,不管是什么材質,必須全部拆除。
防護措施
張必清稱將先裝防護網
昨日,海淀城管方面表示,拆除該處違建的第一項目標是安全,區有關部門將在確保拆除現場安全、有序的基礎上,做好自拆的督導工作。
城管要求張必清必須在拆違現場安裝防護網,張必清表示將購買防護網并找人安裝。
昨日上午8時,進入4號樓樓頂的工人只有三四個。張必清透露,整個施工隊由10多名工人組成,先期進入的幾名工人將于今明兩天加裝高空拆除的防護網、腳手架等設施,在做好相應安全保障后,剩余工人會補齊,從速拆遷。
擾民問題
不用電鋸減少粉塵噪音
因張必清及其親屬遲遲不露面,拆遷評估人員未能進入最牛違建現場,只能在外圍觀望。
工作人員稱,拆除違建將面臨很大難度。經初步測評,拆遷會對周圍居民帶來影響,尤其是建筑垃圾的運輸,耗時費力。另外,因該樓過高,也有一定難度。
張必清表示,拆遷工作量巨大,時間要求也比較緊,但他與施工隊溝通后決定,木質結構通過拆螺絲釘拆卸,而不使用電鋸。“鋸斷的話肯定快一些,但那樣會產生粉塵和噪音。”
陽光房的主要構成是玻璃及彩鋼板,張必清囑咐施工隊要整塊拆除,避免砸傷或劃傷居民及工人。
對于拆遷產生的粉塵、噪音等影響,張必清表示,已囑托工人只在白天施工,盡量降低對小區居民的影響。
而清運垃圾會占用樓道、電梯,對此,張必清稱,向小區業主表示歉意。
“最牛違建”成長史
2007年
張必清開始對位于人濟山莊4號樓26層住宅的陽光房進行施工。9月起,鄰居蘭先生不堪其擾,多次溝通無效后,向居委會、物業等部門反映。
2008年
12月,海淀區城管紫竹院隊啟動對張必清的違建調查。
2009年
3月至12月,城管多次采用上門或郵寄方式給張家發送《權利告知書》;并到平谷區政協反映張必清的違建問題。物業公司同意張必清進行陽光房裝修。
2010年
張必清家頂層裝修有新進展:幾米高的大石榴樹和很多像巖石表面一樣的材料上樓。
2011年
違建進一步擴大。
2013年
近一兩個月,城管部門張貼談話通知書約談張必清未果。
8月12日,城管張貼限期整改通知書。
8月13日,張必清首次回應:會在15日內拆違建。
■ 現場
三工人干一天 葡萄架拆剩1/5
昨日上午,人濟山莊,三名工人登上樓頂,開始工作。“最牛違建”的開拆吸引了大批媒體和圍觀群眾。高溫之下,各路人馬攜帶設備,一睹“空中樓閣”被拆除的過程。
樓頂施工 三工人先拆葡萄架
昨日上午八九點,“空中樓閣”朝東20多米長的木質葡萄架周圍出現三名工人。站在紫竹院路的過街天橋上遠觀,幾名工人正著手拆除樓頂的葡萄架。
在涼臺四周,并未看見護欄和其他防護裝置。
三名工人看上去并無明確分工,干活不緊不慢,時而坐在涼臺邊休息,時而朝向東邊紫竹院方向,對著風景比劃。
下午2時,已經能明顯看到被拆除的跡象。空空的葡萄架頂部,一小部分網格架已經拆除。
其間,有媒體的遙控航拍直升機飛上樓頂拍攝。一名工人見狀,放下手中的活躲了起來,另一名穿深色上衣的工人并不在意,繼續自己的工作。
下午5時20分許,一名穿淺色衣服的工人站在涼臺邊緣,拆除葡萄架頂部網格架與木架主體的連接部分。他的腳下,就是陽光房的落地窗和假山山體。
拆除完涼臺邊緣的固定裝置后,這名工人搬來梯子,開始拆除涼臺內側靠近假山的連接。隨著拆除的進行,葡萄架頂層的網格架開始慢慢朝下傾斜。
六點左右,兩名工人站在涼臺邊緣,將已經傾斜而下的網格架拽了下來。據估測,這片網格架四五平米大。
在這之后,樓上便不見了三名工人的身影,而“最牛違建”頂部的葡萄架只剩下原本的五分之一大小。
拍攝拆違 媒體動用航拍器
昨日,除了各種長焦鏡頭,現場還有媒體聯系到了航拍公司。
下午3時許,伴隨著嗡嗡聲,一臺航拍器在人濟山莊4號樓樓底起飛,不多一會兒就升至“最牛違建”上空10米左右,環繞著近千平米的樓頂進行拍攝。
三分鐘后,從毗鄰的紫竹院公園方向又飛來一個航拍器,兩臺機器變換著方位“勘察”違建。
不多久,樓下,有人扳動遙控器,又一臺黑色、長寬高約半米的航拍器從地面升空。地面接收儀的顯示器畫面顯示,樓頂假山一側大片的葡萄架旁,工人忙著拆除木質的葡萄架。
三臺航拍器的嗡嗡聲中,小區一名保安員抬頭望天,“乖乖,房子(違建)里的秘密沒了”。
市民圍觀 有人專門請假來看
人濟山莊一保安員稱,自從“最牛違建”被曝光后,小區一下子熱鬧起來,“白天到晚上都沒斷過人。”
海淀一畝園社區的史先生在張必清家門外一直叩門,見無人回應,他又踏著過道里堆積的建筑材料試圖“登頂”,未果后,他擺擺手稱,自己專門請了半天假來看,“張必清不給面子”。
觀看的人中還有張必清昔日的樓下鄰居蘭兵。上午9時許,她便急匆匆來到了4號樓,手里還拿著一個裝滿相關材料的袋子。“那么多年,我們只想要一個清靜”,蘭兵稱,77歲的老父親聽說“最牛違建別墅”開拆的消息后,“非常高興”。她說,將安排父親回來看看。
而家住海淀的周先生表示,自家也住頂樓,夏季若不采取防護措施常熱得無法住人。他覺得,如果樓頂假山用的是輕型材料,留下未嘗不可。“建都建好了,拆除耗時耗力又產生污染,很不劃算。可以對違建者采取其他處罰措施。”
■ 花絮
拆遷公司打廣告攬活
近兩日,不時有拆遷隊工作人員到達現場探訪。有的打出了廣告,有的對拆遷難度作出評估。
昨日,張必清家附近貼著“拆除有人”字樣的字條,并留下一個聯系方式。記者撥通電話,一男子稱是拆遷公司的,可幫忙拆遷。
前日,據稱是拆遷公司的兩名男子來到4號樓2605室周圍,不停地觀察現場周圍情況。兩人稱是來測評拆遷情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