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3 07:05:00 來源:新京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昨日,廊坊麥洼綜合農貿市場,一名工作人員正在被關閉的活禽交易區外噴灑消毒水,該市場被檢測出H7N9病毒。記者 王嘉寧/攝
河北衛生行政部門及患者就診醫院表示不存在誤診漏診;檢出該病毒的市場活禽交易區已封閉
張某是一位61歲的河北農民,躺在北京朝陽醫院呼吸危重癥監護病房里。5天以來,陪伴她的是著隔離服、戴口罩、佩護目鏡的專門醫護,家屬均已被隔離。在被認為疫情已平緩的夏季,她因患人感染H7N9禽流感,這種國內外尚未攻克、諸多疑問尚存的疾病,而引發廣泛關注。
此前,鑒于疫情已平緩,各省份已對H7N9作常態化管理。在常規防控策略之下,從廊坊到北京,百里路程,張某輾轉了三所醫院才獲確診。河北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張某就診醫院昨日均表示,不存在誤診漏診等問題。
兩度下達病危通知書
昨日是張某住進北京朝陽醫院呼吸危重癥監護病房的第5天。近兩天,她的癥狀加重,出現了咳嗽、呼吸困難,一直依賴有創呼吸機的幫助呼吸。
前夜,張某的體溫降至35.4 至36.2 。不過朝陽醫院判斷,這并不代表她已脫離生命危險,死亡隨時都可能降臨。她的病危通知書已經下達。
這已經是張某患病之后收到的第二封病危通知書。第一封是在7月18日,距離她剛剛開始感覺發熱、咳嗽、不能再去菜市場買菜,只有8天時間。下達這封通知書的,是中國石油管道局廊坊總醫院呼吸科。網絡資料顯示,該科主任劉政曾是廊坊市甲型H1N1專家組組長。
張某于7月13日到社區醫院看病,醫院為她輸液治療。15日下午,她到劉政所在的呼吸科就診,16日因“重度細菌性肺部感染”被收治入院。據劉政回憶,18日,住院3天的張某病情惡化,呼吸困難并有咳痰,還出現了I型呼吸衰竭。醫護人員準備為她上無創呼吸機時,家屬不干了,提出不在這里做檢查了。
7月18日12時36分,廊坊120驅車百里,將張某送往北京朝陽醫院,這是她第3所求醫的醫院。7月20日,張某在朝陽醫院被確診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癥病例,合并病毒性肺炎。
菜市場買菜患上H7N9?
就在7月9日,張某還在廊坊市安次區辛莊街麥洼綜合農貿市場買了一次菜,這個市場距離張某的家只有大約500米。昨日,安次區麥洼綜合農貿市場內已無活禽交易,原有交易區大門已于前日掛上門鎖,連里面賣海鮮的攤販也被迫將物資搬到了市場的路上。
據農貿市場服務中心辦公室負責人孫先生介紹,該市場今年6月才搬至現在的經營地。河北、北京兩地疾控部門所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張某是從6月30日開始到這里買菜的。
市場內共有3戶經營活禽交易的商戶,均為現場屠宰,售賣包括雞、鴨、鵝、鴿子在內的活禽。這3個活禽點的存在,被接診張某的北京朝陽醫院醫生注意到,視作H7N9的一條“可疑線索”。
不過,昨日市場活禽攤販均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未聽說張女士購買過活禽。他們稱,活禽來源是離市場五六里遠的一處集市,收集的是農戶散養的雞、鴨、鵝,是否經過檢疫不太確定,但購入后市場未作檢疫。商販張先生說,21日下午2時許,3名攤販所在的活禽交易區被上鎖封閉。
就在當日下午,廊坊市針對張某被確診H7N9病例,在當地組織召開新聞通報會。會上稱,在這家市場禽類交易攤點的污水中檢測出了一份H7N9陽性病毒樣本。隨后,廊坊市相關職能部門對3名活禽商戶尚存的活禽均予以撲殺并做了焚燒、填埋處理。據商販韓先生說,目前還未明確聽說會給予賠償,他估計自己的損失大約八九千元。
孫先生稱,昨天上午廊坊市市長曾率隊到市場進行視察,至于活禽攤販何時能重新開張,他并不確定。3名商販表示,他們均已被疾控部門抽過血,尚未有病情異常的反饋。
患者為何一周未被確診?
從自己服藥不見效,到社區醫院輸液,再到劉政所在醫院,張某由發燒咳嗽直至呼吸衰竭歷時8天,卻始終沒有醫院為她做過H7N9病毒檢測,也沒有醫生發現活禽這條“線索”。
在國家衛計委第二版禽流感防治方案中,依然要求對接診的流感樣病例詢問活禽接觸史。對于不明原因肺炎,也應作H7N9檢測。醫院是否存在誤診漏診?劉政表示,當時張女士的檢查結果更像重度細菌性肺炎,所以未提取咽拭子樣本進行H7N9檢測。
他介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臨床需滿足的條件中,包括發熱,即體溫不低于38 。但張某入院時體溫為36.5 。另外,不明肺炎的另一個條件是經抗生素規范治療3至5天,病情無明顯改善。但張某在社區醫院治療時就輸了一次液,“無法判斷她3至5天的治療是否有效”。
劉政認為,最主要的一點是,不明肺炎的診斷標準明確指出,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張某也不符合這一點,“她的門診血常規白細胞計數是增高的。”
同時,醫院結合張某是由社區醫院轉來的,屬于社區獲得性肺炎病例,院方就據此治療,并沒有將張某定為“不明肺炎”,而是判斷為重度細菌性肺部感染。
中國石油管道局廊坊總醫院所作出的這一診斷,同朝陽醫院的“病毒性肺炎”也不相符。劉政稱,醫院對張某檢查后,并根據國家相關評判標準,認為她是重度細菌性感染。
不過,入院第二天,張某的體溫達到39 多,院方又考慮到社區獲得性肺炎存在鏈球菌和支原體兩種感染可能,就給予其對兩種感染都有效的治療藥物莫西沙星。劉政說,院方隨后又給其拍了胸片,發現與入院初期癥狀不同,“兩肺多發實變影”,血氣分析提示張女士出現I型呼吸衰竭,她的外周血白細胞也出現降低。
“如果病人剛來時是血常規低于正常,胸片多發實變影,我們肯定會考慮病毒感染,對其進行病毒性檢測,但她當時基于細菌性感染的指標都很高。”劉政說。院方表示,其診斷和治療都沒有問題。記者獲悉,河北當地衛生行政部門也未認定醫院存在誤診漏診等。
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鐘東波稱,對于河北未診斷出H7N9,應當理性看待,“河北原先一直沒有發現病例,現在疫情應急期也已度過,而且臨床導致肺炎的因素非常多。”鐘東波表示,疾病的確診要靠反復嘗試、檢測才能夠確定,“河北當地醫院做的努力對病人最終在北京確診是有幫助的。”
焦點
1
天熱仍現病例,H7N9傳播到底受不受天氣影響?
中疾控病毒所副所長、國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躍龍:流感病毒在北方的流行季是冬季。天氣炎熱,流感病毒并不活躍,但不意味著它們在夏天會消失。和其他流感病毒一樣,H7N9一直在自然界存在,即使在夏季,它也有活動。因此僅憑一個個案,并不能說明H7N9的傳播特點。需要警惕的是,H7N9同時在禽間和人間傳播,但它在禽間容易傳播卻不致病,導致人們很難從禽類身上輕易捕捉到H7N9流行的信號。
2
H7N9有沒有發生變異?
舒躍龍: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這個禽流感病毒發生了變異。北京的新確診病例標本已送至國家流感中心實驗室,研究人員正在加緊分離病毒,并進行病毒測序,到時將揭示病毒是否發生了改變。
3
H7N9可以在哺乳動物間通過飛沫傳播,這是否意味人傳人的風險?
舒躍龍:此前,中國疾控中心也有研究團隊發現,重要氨基酸突變,會導致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動物間獲得空氣傳播能力。動物實驗的結果,對病毒在人間的傳播途徑研究有提示作用。但我們的研究也發現,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個具有“兩面性”的病毒,它非常容易與人的上、下呼吸道相結合,比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更容易感染人。但H7N9在人的氣管的復制能力較低,要遠低于在肺部的復制能力,這導致該病毒尚不能有效地人傳人。
4
H7N9感染者發現遲或不被發現,是否意味著潛在風險?
舒躍龍:當然有風險。感染者早發現能提示醫生在發病早期就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遏制病情的發展,對感染者本人有意義,對公共衛生也有意義。早發現一例感染者,意味著流行病學調查可以及時排查傳染源,通過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醫學觀察,切斷病毒H7N9繼續傳播的途徑。
中疾控應急辦主任馮子健:風險不大。目前,H7N9仍是禽流感病毒,難以人間傳播。因此,感染H7N9的人,即使流動,也不會輕易將攜帶的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
(記者 溫薷 許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