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映象網 導航 - 收藏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教育 旅游 圖庫 社區
                >> 返回映象網首頁
                未婚媽媽:未婚生子無準生證孩子難獲戶口

                2013-07-08 06:54:00 來源:新京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6月14日,未婚媽媽于軍的家里。女兒悅悅抱著兔子玩偶,在聽媽媽手機上的兒歌,這個4歲女孩喜歡兔子。

                  6月14日,未婚媽媽于軍的家里。女兒悅悅抱著兔子玩偶,在聽媽媽手機上的兒歌,這個4歲女孩喜歡兔子。

                  6月14日,未婚媽媽于軍的家里,她正在陪女兒悅悅玩耍。悅悅4歲了,因為沒有爸爸的信息而始終上不了戶口。

                  6月14日,未婚媽媽于軍的家里,她正在陪女兒悅悅玩耍。悅悅4歲了,因為沒有爸爸的信息而始終上不了戶口。

                  未婚媽媽 被遺忘的相依為命

                  專家稱應加強關注,同時建議準未婚媽媽冷靜理性

                  這是一個隱秘的群體。

                  當公眾的視線聚焦于那些舉報貪腐官員的“情婦”、出沒于網絡間的炫富女等人物身上時,很少有人注意到,人群中還有很多未婚媽媽,獨自拉扯孩子長大。

                  相關法律規定,婚生和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權利,在生活相對困難的未婚媽媽群體,她們守護著小生命的尊嚴,存留著對未來的期望;現實中,她們承受著道德、規章制度、情感、經濟上的種種壓力。網絡里,她們互助互慰,抱團取暖。

                  截至目前,有關我國“未婚媽媽”的總體數量,尚無機構或部門有過權威統計。專家認為,對未婚生育現象的關注亟待加強。同時建議,希望那些準未婚媽媽能冷靜理性,不要沖動,要多為孩子想想。

                  飛飛出生那天,北京大暴雨。生完飛飛,喬敏接到了母親的電話。電話傳來濃重的貴州口音:姑娘,你是不是遇到朗個事嘞?你跟我談嘛。

                  母親說,前一天夜里,她和喬敏的父親都做了奇怪的夢。

                  父親的夢是:女兒掉進了糞坑里;母親的夢跟那天的情景很像:喬敏奔走在暴雨里,“叫也不應,漫天大雨里就你孤單單一個人。”

                  守護生命

                  一年半之后,喬敏才告訴老家山村里的父母,打電話那天,她在北京生下了一個兒子。那天是2007年8月1日。

                  喬敏,貴州人,10年前來京打拼,是電子設備銷售員,那年她21歲。來京第一年,這位一笑就會露出兩顆虎牙的女孩,認識了飛飛的爸爸。在一起3年,一次激烈的爭吵后,兩人負氣分手。

                  幾個月后,喬敏發現懷孕,找到飛飛爸爸,男人說:他把另一個女人肚子搞大了,剛同她閃婚。

                  醫生說喬敏子宮后位,屬于不易受孕體質。如果選擇流產,“意味著以后很可能再也無法當母親。”

                  喬敏決定留下這條生命。

                  生產的那天,雨下得特別大,錢不夠,醫院附近的取款機一次只能取2000塊錢,喬敏挺著大肚子,雨中走了三里路,找了4個取款機取錢。

                  生產后,搖籃里的寶寶身旁,沒有家人,沒有丈夫,每當想起那天,她總是“先哭一場”,然后“跟所有人說我不后悔。”

                  和喬敏情況類似,準未婚媽媽魏蘭剛經歷了一段失落的感情。

                  “我做了錯事,但我的孩子沒犯錯。” 窩在沙發里的魏蘭眼眶始終有淚。32歲的她任職于一家效益不錯的企業。她目前孕期5個月,孕檢時醫生說她懷的是雙胞胎。懷孕兩個月后,許給魏蘭美好未來的那個男人轉身離開。

                  決定往往是一瞬間的事。懷胎3月時,因為身體虛弱,在商場排隊付款的魏蘭暈倒了。

                  “那一瞬間,我腦袋里就想,要往前傾不能往后倒。”魏蘭說,往前傾能用手支著柜臺,向后摔的話,孩子肯定沒了。

                  有些微胖的于軍是名教師,短婚未育,此后獨居。2008年,通過網絡,她認識了孩子的生父。男人是程序員,吉林人,住在于軍的家里。

                  于軍 “從一開始就知道不會長久”,那時她41歲,男人二十五六歲。

                  年底,她懷孕了。男人極力勸說她打掉孩子,雙方談不攏。

                  不順心的婚姻,多年一個人生活,于軍想要個孩子,就像她本能地想從生活中抓住些什么。她不想看到自己的未來像小區里那個獨居的老太太,死在家里半個月才被發現。

                  “抓住些什么”就注定要面對更多:周圍異樣的目光,很多現實問題。

                  艱難生活

                  未婚媽媽所面臨共同的現實問題是:非婚生子沒有準生證,問了幾家公立醫院都沒法建檔。魏蘭最后聯系到一家私立婦產醫院。

                  因為非婚生育,所有的費用都無法報銷,魏蘭重復著喬敏早年的經歷,對錢從來沒什么概念的她,開始算計每一筆開銷,“要為倆孩子的將來打算。”

                  作為過來人,喬敏在飛飛出生后,先是丟掉工作,幾個月沒收入,前幾年的積蓄也消耗干凈。

                  一個人帶孩子沒法掙錢,喬敏把兒子寄養到通州一戶農家,每月1500元。她找了份包吃包住的工作,月薪也是1500元。

                  每月發工資的那天,就是喬敏唯一和兒子見面的日子,她一邊摸著兒子的小臉蛋,一邊把1500元交到農戶阿姨手上。

                  一年后,喬敏把飛飛抱回自己身邊,她覺得只有這樣生命才完整。出去買菜,喬敏就用圍巾把飛飛勒在身上。

                  算作超生人口,非婚生的孩子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落戶。

                  飛飛的爸爸是北京戶口。飛飛出生后,喬敏曾想著給飛飛弄個北京戶口。

                  幾年過去,戶口一直沒辦下來。喬敏咨詢北京計生部門,非婚生子,孩子若想取得北京戶口根本沒有可能。

                  回貴州辦理,當地計生部門也不肯給飛飛落戶,“你都不在貴州,我們知道孩子是哪兒來的?”一句話把喬敏噎了回來。

                  于軍也曾打匿名電話咨詢計生部門。電話那頭說,婚外生育是違法的,給孩子上戶口要先繳罰款,幾萬塊。

                  她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就住在海淀實驗小學旁邊,沒多遠就是首都師范大學,屬于典型的“黃金學區”,她清楚地知道,只需戶口本上的一頁紙,女兒的人生“至少不會差到哪里去”。

                  那是在5年前,于軍剛剛生產完,因生產全部自費,她手邊沒有余錢。“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她想,休養好身體再想辦法。

                  卻沒想到,要完成這一紙證明,需要重重阻隔,尋找孩子的生父,成了她過不去的坎兒。

                  尋找生父DNA

                  2009年底,于軍深吸一口氣走進街道計生辦,對方答復,要提供生父信息及親子鑒定證明。

                  孩子出生前兩個月,于軍挺著大肚子見了孩子生父最后一面,那次見面主題明了:男人還了之前借于軍的5000塊錢,然后宣布,于軍、孩子跟他沒丁點兒關系。接著電話換了,網絡賬號全部注銷,離開北京,消失得徹徹底底。

                  “她現在的情況是想交罰款都沒資格。”于軍所在小區居委會主任李冬梅說,為幫她解決問題,居委會跟街道、派出所協調了不知多少次,也聯系過吉林警方,但“對方說這事兒他們管不著。”

                  街道辦也曾建議于軍登報尋人,然后報失蹤。但是報紙登了,警方又說報失蹤必須是直系親屬并且提供相應證明。

                  李冬梅說,居委會非常想解決于軍的困難,但是“規定在那兒,我們只能執行。”她還透露,因為這件事,社區連續幾年評優的資格都沒有。

                  僅有女兒生父的一張暫住證,于軍走投無路。

                  今年年初,于軍花3000元請了吉林當地一位律師,起訴孩子生父。律師多次跟法院溝通,法院審查相關材料后,覺得此事缺乏立案依據。

                  代理律師丁雯稱,這種案子即便立案成功,后期調查取證也困難重重,“法院不能強制公民進行親子鑒定。”

                  最后一條路被堵死了。

                  海淀區計生委的工作人員就此事表示,她的情況特殊,區里會向上級部門提交詳細報告,等待具體的業務指導。“我們理解她的焦急,但是規定在這兒,我們左右不了。”

                  有朋友給于軍介紹了朝陽的一位未婚媽媽,她去對方家里取經。“對方住別墅,孩子的生父有錢有勢。”孩子順利上了戶口。

                  沒有多問,于軍就離開了。

                  采訪中,可以遇到很多這樣的故事,生父除了不能給出“名分”,辦妥了一切。

                  隱秘增長的群體

                  更多的未婚媽媽像于軍一樣,隱沒于人群中,獨自為孩子尋找生存的方向。

                  身邊都是和諧美滿的小家庭,喬敏和于軍們試圖尋求幫助,現實的壓力逼著她們把目光轉向網絡。

                  在網絡世界,未婚媽媽通過QQ群、貼吧、論壇等彼此連結,抱團取暖。

                  “大家好。”在喬敏加入未婚媽媽QQ群時,只是簡單的這句問候語,便會引來很多回應,“你寶寶多大?”“上戶口了嗎?”“寶爸給孩子撫養費嗎?”……

                  在現實中承受著異樣目光的她,發現網絡的另一端竟有那么多同命人。

                  調查期間,新京報記者先后加入5個未婚媽媽QQ群,5個群總人數加起來接近2000人。

                  在未婚媽媽貼吧,訪問量已超過31萬,總發帖量超過17萬。管理貼吧3年,吧主依依(網名)最大的感觸是,未婚媽媽的群體在不斷擴大,“他們中有未成年人,有大學生,有白領,也有人們常說的第三者,情況不同,但總體感覺人數在增多”。

                  小小鳥打工熱線是國內最早嘗試建立未婚媽媽救助熱線的民間公益組織之一,但是囿于資金問題,相關計劃一直擱淺。

                  “社會對未婚媽媽有先天歧視,未婚生育被單純看成道德問題。”熱線的創辦人魏偉總結項目難以開展的原因,“官方和民間都對這個人群一直諱莫如深。”

                  有于軍類似情況的人找到魏偉,“我們幫著聯系生父,成功的很少。”魏偉說,“這種情況一定要政府部門協調解決,一個NGO不可能解決,更何況一個帶孩子的女人?”

                  依托貼吧的平臺,自身也是未婚媽媽的吧主飛飛和幾個相熟的吧友曾考慮過建立未婚媽媽之間的公益救助平臺。

                  貼吧也曾嘗試捐助的幾位生活特別困難的媽媽,但是由于貼吧內的女性大多“自身難保”,公益活動并未形成規模。

                  在我國,受制于傳統觀念和計生政策,未婚媽媽這個群體一直在主流視線之外,是時候好好審視這個群體了。女性生育權既不應該成為婚姻的附庸,也不應該被濫用引發生而不養等社會問題。 ——楊菊華(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系、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

                  主流外的“真空”

                  “在我國,受制于傳統觀念和計生政策,這一群體一直在主流視線之外。”楊菊華認為。

                  楊菊華是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系、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在她看來,目前青少年普遍早熟,而青年選擇婚姻的年限卻一再延后,這意味著從成熟之后到進入婚姻之前,有一段超過10年的真空期。

                  “我國的生育關懷、服務,大多是針對婚后女性開展的。這樣一來,這10多年的真空期伴隨著人們性觀念的開放,未婚媽媽的產生和擴大成為必然。”楊菊華介紹,在西方社會,女性有選擇未婚生育的權利,她們當中特別困難的,政府和民間組織會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

                  “是時候好好審視這個群體了。女性生育權既不應該成為婚姻的附庸,也不應該被濫用引發生而不養等社會問題。”楊菊華說,不管是政策制定還是學術領域,對未婚生育現象的關注目前都不多。

                  有專家建議,希望那些準未婚媽媽能冷靜理性,不要沖動,要多為孩子想想。現實的困境是:僅靠媽媽一人的經濟支撐,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對孩子未來健全人格的形成亦有風險,孩子將來與社會的融合度,也得不到保障。

                  人群中有多少喬敏和于軍?如何認定未婚生育行為?從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的角度,如何保障這個群體特困者的利益?

                  上述問題,新京報記者多次聯系國家衛計委等多個部門,截至發稿,未得到上述部門回應。

                  多個部門相關人士回復稱,受制于統計手段和傳統觀念,關于未婚生育的數目,目前并無權威統計。

                  該人士稱,從孩子的成長教育及社會的接納程度,未婚生育不應提倡。但法律上同時規定,婚生和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權利,道德評價不應該僭越對婦女兒童權益的保護。社會應對這一群體正視和寬容。

                  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應該正視未婚生育可能引發的種種社會問題,做好重點群體的教育、引導、幫扶工作。

                  在北京地區,某區計生委人員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官方目前并沒有專門對這一群體的統計,只是籠統地將她們算為超生人員。就該區而言,未婚媽媽占到總超生人口的5%到8%,每年有10到20個人的規模。

                  這其中并不包括喬敏這樣的流動人口。(新京報記者 盧美慧 謝家燕 實習生 李銳嘉/文 記者 尹亞飛/圖)

                分享到:

                    查看全部評論(0條)

                    發表評論

                    映象網>> 國內頻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熱點關注

                    新聞|財經|娛樂|女性

                    教育|旅游|圖庫|社區

                    幫助 - 廣告 - 友鏈

                    導航 - 收藏 - 頂部

                    映象網手機版:hnr.cn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av片国产|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港片碟片| 国产亚洲精品aaaaaaa片|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视频| 五月婷婷色丁香|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五月天婷婷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本高清在线不卡区| 午夜夜伦鲁鲁片|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 男人天堂网2017|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91九色视频无限观看免费|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干|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明星ai换脸资源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第272章推倒孕妇秦| 新梅金瓶2之爱奴国语|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宅男天堂a在线| 污污的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福利片在线观看| avav在线播放|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k8|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日本高清免费xxx在线观看 | 风情艳主调教朋友圈变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三级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天堂在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