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8 08:21:00 來源:成都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茅臺股東大會上說:“三公消費占茅臺銷售四成”。記者就此采訪了袁仁國,袁仁國表示:“‘三公消費占茅臺銷售四成’的說法是媒體朋友的誤讀。我在股東大會上說的是,公款消費占茅臺酒全年營業額的比例不到8%,可能有的經銷商銷售占30%,這與‘三公消費占茅臺銷售四成’有很大差異。但不管三公消費占茅臺銷量的比例有多少,茅臺都支持限制三公消費,茅臺自身也要努力實現銷售轉型。”
茅臺是寶貴的民族品牌,中國白酒的旗幟性產品。由于產品質量優異,具有醬香突出、幽雅舒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飲后不上頭的特點,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但是,近些年由于限制“三公消費”,也讓茅臺和其它高端白酒陷入無妄之災,經常被貼上“公款吃喝”標簽,受到輿論詬病。袁仁國說:“茅臺只是專心生產高品質的白酒,不能因為公款消費喝茅臺,就說茅臺本身有問題。這就像行賄受賄使用金錢,不能說金錢有罪是一個道理。但是輿論的質疑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痛恨公款吃喝,連帶對茅臺產生負面評價,茅臺即使有些委屈,但非常理解媒體和公眾的情緒。限制三公消費,利國利民,在這方面茅臺和中央、媒體、公眾堅定地站在一起。”
袁仁國表示,“我們對茅臺的品質和品牌充滿信心,會通過以市場和顧客為中心、堅持轉移消費群體,實現銷售轉型,公司信心來源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消費群體轉變,其二是公司正采取市場化的調節手段‘順價銷售、控量保價’。袁仁國說,目前中國的白酒行業處于調整階段,去年整個行業的產能是1200萬噸,已經形成供大于求的態勢。但對醬香型白酒來說也有三個機遇值得把握:其一,中國人對白酒消費的喜愛并未降溫;其二,隨著小康社會的建設推進以及人民收入的普遍增加,人們對于品質優良的白酒產品有著強勁需求;其三,消費者的消費會更加趨于理性,在政策規范行業的調整格局中,高端白酒自身會不斷進步,會有一輪優勝劣汰的過程。”袁仁國說:“茅臺酒不僅是一種適量飲用有益健康的健康酒,它還是具有深刻歷史底蘊的文化酒。茅臺將充分發掘茅臺的健康價值和文化價值,使茅臺能夠滿足普通消費者的高層次需求,讓它成為見證普通中國人幸福時刻的伙伴。” (凌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