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9 09:0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每年中國兩會,國防預算總是備受關注。按照財政預算,今年中國國防預算為720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7%。
這一數字較2012年11.2%,2011年的12.7%,略有下降。專家指出,這也是與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相匹配的,中國的軍費有限,必須有效利用,向“打勝仗”聚焦。
國防費的增長將有利于加強中國國防建設,并向“能打仗、打勝仗”這一目標推進。中央軍委采取了一系列抑制腐敗的措施,明確了按戰斗力標準花錢辦事。與此同時,中國新型武器裝備也頻頻露面并陸續交付部隊,軍隊信息化體系建設也逐步加強。
國防預算受關注 專家稱應向“打勝仗”聚焦2013年中國國防預算為720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7%。這是中國國防預算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中國的國防費用一直都是外界關注焦點。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第二炮兵原政委彭小楓上將說:“中國軍費數字一公布,美國會一些議員馬上對中國軍費的增加‘表示憂慮’。這樣一個數量居然引起了美國議會的恐慌,我真是覺得很難理解。”
全國人大首位女發言人傅瑩感慨說:“好像中國每年都需要向外界解釋為什么我們要加強國防建設,為什么我們要增加軍費。”
《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介紹,中國國防費主要由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三部分組成,各部分大體各占三分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表示,“基本保持合理增長。”
尹卓稱,中國軍費與美國相比差距較大,美國的軍費占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4.5%—4.8%,中國近年來基本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1.7%左右,同時就這一數據而言,中國與聯合國安理會的其他常任理事國相比也算低的。
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裝備學院副院長劉建少將表示,中國國防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高新武器裝備欠缺,基礎研究投入不夠,應該補上以前落下的欠賬。而隨著各方面需求增加,軍隊的任務也將日益繁重。
軍事專家羅援指出,中國軍費有限,必須向“打勝仗”聚焦。
羅援說,以2011財年結算結果來看,周邊國家國防費占GDP比重平均2.4%,美國占4.9%,俄羅斯占4.3%,韓國占2.9%,印度占2.8%,中國只有1.28%。周邊國家國防費占財政支出比重平均9.8%,其中美國占19.6%,俄羅斯占16%,印度13%,臺灣地區16%,中國只占6%。從人均軍費來看,中國更低。因此,中國的軍費從相對值來看,處于低水平。現在的問題是,怎樣把有限的軍費,用在刀刃上,向“打勝仗”聚焦。軍委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從嚴治軍 抑制腐敗提升軍隊戰斗力2012年1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視察廣州戰區時提出“強軍夢”,要求軍隊“能打仗、打勝仗”和從嚴治軍。
隨后,中央軍委下發了《中央軍委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項規定》的通知,就“不喝酒”、“嚴格使用軍車”等事項做出嚴格規定。
不久前,解放軍四總部聯合印發“厲行節約嚴格經費管理的規定”,明確了按戰斗力標準花錢辦事、嚴格經費分配與審批、控制非急需基建投資、規范集中采購集中支付、從嚴管控會議集訓和公務接待開支等17條具體規定要求。
尹卓表示,一心一意撲在“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吃喝風,奢侈風,會導致不想打仗。
羅援也表示,很難想象一支腐敗的軍隊,能夠為國家克敵制勝。
羅援稱,解放軍四總部提出按戰斗力標準花錢辦事,將經費投向投量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抓住了軍隊建設的根本,反映了我軍的根本職能和戰略任務,也是軍事斗爭準備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這一系列舉措也引發了媒體熱議。法新社評論稱,中國軍隊打響了禁絕鋪張浪費的“戰爭”。德國《焦點》周刊網站報道稱,中央軍委的規定旨在讓軍隊更勤勉和更簡樸。
新加坡《聯合早報》文章指出,四總部的《厲行節約嚴格經費管理的規定》,明確規范軍隊“哪些錢能花、哪些錢不能花”,強調軍費向習近平提出的“能打仗、打勝仗”聚焦,優先保障軍事斗爭準備、信息化建設、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建設、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實戰化軍事訓練等重點。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也強調,《厲行節約嚴格經費管理的規定》是軍隊改進作風的重要措施。該《規定》對軍隊經費的檢查監督、懲處問責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這個《規定》的實施,對于進一步加強管理監督、提高經費效益,更好地保障軍事斗爭準備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將起到重要作用。
國防建設逐步加強 新型裝備頻頻露面增加國防預算、從嚴治軍、抑制腐敗最后都需要落實到部隊戰斗力上,但戰斗力的提升同樣依賴軍隊信息化體系建設與武器裝備的發展。自2012年以來,中國從硬件、軟件等多面加強了國防建設。
2012年露面與測試的新型裝備數量可謂空前。除“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殲15戰機在航母上完成起降。殲20、殲31等新型隱身戰機也加強了試驗,此外,武直10、武直19等也首次在珠海航展上空亮相并相列裝各陸航部隊,運20大型運輸機升空更是標志著中國空軍運輸能力將得到躍升,新型護衛艦、新型驅逐艦等也陸續下水,讓外界應接不暇。
除新型武器裝備層出不窮外,解放軍也加大了部隊的人才引進。解放軍四總部頒發的《軍隊特招地方專業技術人員入伍規定》3月1日正式施行,針對軍隊急需的新興學科、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的高層次人才和留學回國人才,作戰部隊的裝備技術保障人才,以及具有獨特專長和技能的特殊人才進行特招。
另外,解放軍通過實戰演習提升作戰能力方面更是值得期待。據悉,2013年,解放軍將舉行系列軍事演習演練,進行全方位、多領域軍事訓練探索實踐,提高信息化條件下威懾和實戰能力,以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強化打仗思想、做好打仗準備、提高打仗能力。
當前中國周邊局勢較為復雜,海洋權益保護的斗爭也日趨激烈,中國增加國防費用、從嚴治軍以及加強新型武器裝備的研發與建設,將能更好的保護國家領土領海主權的完整。
中國兵器首席專家徐中信說,“越是在緊張的局勢下,我們越應該從容應對。在維護主權及領土完整的前提下,與鄰國及周邊國家進行友好往來與交流,避免制造緊張氣氛。但同時也不應放松警惕,應增加國防經費和軍事科研力量的投入,鞏固并加強自己的武裝力量。加強國防安全建設并不等同于對他國造成威脅,而是一個國家維護主權不受侵犯、維持社會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