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6 07:17:00 來源:新華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網絡流傳的中國殲18紅鷹隱形戰機試飛圖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海軍艦船新式舷號涂裝總體方案正式的通過,將從23日開始在海軍艦艇部隊全面實施。
新式海軍艦艇字型字號統一,字庫包含目前涂裝艦艇舷號所需要的38個漢字和10個數字,并可根據艦艇舷號涂裝需要擴充。
涂裝方案對舷號字體、顏色、尺寸、涂刷位置等予以明確規定,以實現不同型艦艇整體協調的效果。
外界一直在猜測中國正發展至少兩種第五代隱形戰機,而且正在積極發展一種隱形的垂直起降戰斗機,如今,這種猜測獲得新的證據。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中國的軍事論壇網站近日刊登一款由沈飛集團研發的短距起飛/垂直降落雙發戰機圖片,這種被稱為殲-18“紅鷹”的戰機采用鴨式布局和隱形設計,是中國繼殲-20和殲-31之后最新研發的第三種五代隱形戰機。
美國《防務新聞》報道說,殲-18除了具有超隱形特征外,還安裝有激光主動相控陣雷達,擁有先進的玻璃化座艙系統和空中加油系統,其最大馬赫數達到2.5M,作戰半徑為2200公里。殲-18的試飛成功標志著中國的戰斗機水平已經完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關鍵詞: 戰斗機 外媒 研制成功 舷號 馬赫數
[提要]近日,外媒曝中國殲18研制成功。新式海軍艦艇字型字號統一,字庫包含目前涂裝艦艇舷號所需要的38個漢字和10個數字,并可根據艦艇舷號涂裝需要擴充。外界一直在猜測中國正發展至少兩種第五代隱形戰機,而且正在積極發展一種隱形的垂直起降戰斗機,如今,這種猜測獲得新的證據。
從外媒對殲-18的分析來看,這應該是目前已曝光的中國第三種第五代隱形戰機。但大多數中國先進國產戰機的軟肋是,幾乎都要依靠進口發動機才能翱翔藍天。
中國殲-18戰斗機是指網絡流傳的中國新一代的垂直起降戰斗機。該戰斗機將用于航母戰機使用。
殲-18戰斗機是一款垂直起降戰斗機,可以說是中國第一款這類戰斗機,主要用于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機動力強,雙矢量發動機,外加一臺輔助升力發動機,雙垂尾,無鴨翼,無尾翼,在隱身和空氣動力有很好的結合。作戰半徑2200公里,擁有先進座艙系統,主動加油系統。
網友想象圖
2011年初,日本《朝日新聞》刊登一則驚天軍事消息,稱中國的首架垂直起降戰機“殲-18” 已經研制成功,并在內蒙古某秘密軍事基地順利試飛。“殲-18”的試飛成功標志著中國戰斗機技術的進步,也是推出航母的又一重大階段性成功。
性能猜測
殲-18戰斗機是一款垂直起降戰斗機,可以說是中國第一款這類戰斗機,主要用于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機動力強,雙矢量發動機,外加一臺輔助升力發動機,雙垂尾,無鴨翼,無尾翼,在隱身和空氣動力又很好的結合,殲-18武器內藏,作戰半徑2200公里,擁有先進座艙系統,主動加油系統,該機最大M數達到2.5倍音速,因武器內藏,發動機推力大而阻力小,在考慮飛機重量因素后,其單位重量剩余功率(Ps,其絕對值等于同等狀態下飛機的爬升率)相當驚人。具備良好過失速機動性,良好的大迎角飛行品質和有效的控制手段是必需的兩大基礎,殲-18戰斗機擁有出色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做戰性能面對今天的飛行器有明顯的無法相比的優勢。其主要缺點是太過精密,維護性能較繁瑣,這也是高性能戰斗機的通病。總的來說這是一款殺手級別的戰斗機.根據任務不同可分為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模式,也可能是最后一款有人駕駛戰斗機。J-18中國第四代半空中優勢戰斗機。采用前掠翼設計的中國第四代半空中優勢戰斗機。略差于美國的F-22。
設計參數(以下數據均為估算,尚無任何實際依據及官方報道)
翼展:15.2米
殲18(1801號)實物機長:22.4米
機高:4.94米
全重:47噸
空重:15.5噸
關鍵詞: 戰斗機 外媒 研制成功 舷號 馬赫數
[提要]近日,外媒曝中國殲18研制成功。新式海軍艦艇字型字號統一,字庫包含目前涂裝艦艇舷號所需要的38個漢字和10個數字,并可根據艦艇舷號涂裝需要擴充。外界一直在猜測中國正發展至少兩種第五代隱形戰機,而且正在積極發展一種隱形的垂直起降戰斗機,如今,這種猜測獲得新的證據。
最大載彈量:8噸
最大速度:3100千米/小時
最大航程:8500[3]千米
各國反應
美國
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費舍爾向美中經濟和安全評估委員會提供的報告中道稱,中國沈陽飛機制造廠生產的殲-18戰斗機對美國軍事和國土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美國必須加大經費和科研投入,使5代戰機能在2009年列裝部隊,繼續保持對中國的戰略優勢。美國《防務新聞》報道,美國國防部將召開緊急會議,研究調整美國在沖繩島、韓國、日本本土等亞洲軍事基地的軍事部署,并極有可能增加亞太地區F-22、F-35的數量,以應對“紅鷹” 的威脅。[3] 美國《防務新聞》刊登一則消息,稱根據軍方可靠情報透露,中國的新型4.5代重型戰機殲-18(中文名“紅鷹”)在沈陽飛機廠正式下線。
關鍵詞: 戰斗機 外媒 研制成功 舷號 馬赫數
[提要]近日,外媒曝中國殲18研制成功。新式海軍艦艇字型字號統一,字庫包含目前涂裝艦艇舷號所需要的38個漢字和10個數字,并可根據艦艇舷號涂裝需要擴充。外界一直在猜測中國正發展至少兩種第五代隱形戰機,而且正在積極發展一種隱形的垂直起降戰斗機,如今,這種猜測獲得新的證據。
戰機采用了大量世界先進技術,可完全制勝西方第三代主力戰機,將是中國空軍21世紀中期的主戰裝備之一。美國《防務新聞》還報道了該機具有超隱身特征,并安裝有激光主動相控陣雷達(此為軍迷錯誤,并無此種雷達,已辟謠)、內置的武器艙。《防務新聞》強調說,這些也正是美國先進的F-22戰機所沒有具備的特征。
殲-18樣機“試飛”標志著中國的戰斗機水平已經完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洲際型戰略飛機處于領先水平。在美國試圖干涉臺灣的問題上,更有發言權和主動權。
俄羅斯
俄羅斯人報道,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華時透露,俄將考慮對中國出售蘇-33戰機,且不排除讓中國參與第五代戰機的研發。俄羅斯做出上述表示,除了兩國的政治關系外,可能也是因為中國戰機的制造水平有了重大突破,甚至在某些領域領先世界水平。
俄羅斯《全球事務》雜志評論也認為:“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軍機制造業不會像20世紀50年代那樣成為蘇聯工廠的翻版,而是走更有自己特色之路的新型企業,衷心希望殲-18試飛取得圓滿成功”。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近日報道稱,中國的軍事論壇網站刊登了一款由沈飛集團研發的短距起飛/垂直降落雙發戰機圖片,這種被稱為殲-18“紅鷹”的戰機采用鴨式布局和隱形設計,是中國繼殲-20和殲-31之后最新研發的第三種五代隱身戰機。
最早報道中國在發展垂直起降戰斗機的應該是日本。去年初,日本《朝日新聞》刊登一則轟動性的軍事消息稱,中國的首架垂直起降戰機“殲-18”已經研制成功,并在內蒙古某秘密軍事基地順利試飛。此后不久,美國《防務新聞周刊》刊登了一篇文章,認為中國正在發展短距垂直起降戰斗機,這就是殲-18“紅鷹”的垂直起降戰斗機。該機具有超隱身特性,并安裝有激光主動相控陣雷達、內置武器艙以及兩個大推力矢量發動機,機腹下則有專用輔助升力發動機為其提供垂直向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