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國:自貿區和服務業是中日產業合作的新關鍵詞
中日知名媒體人對話會
作者在“中日知名媒體人對話會”上發言
在櫻花初放的早春時節,筆者很榮幸能夠借著參加外交部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與環球網聯合舉辦的“中國網絡名人環球行”活動,與敬一丹、延參法師、蘇芩、美食家大雄等老友一起,來到日本,并和兩國數位可愛的媒體界同仁一起交流、學習。
在3月28日下午進行的“中日知名媒體人對話會”上,中日嘉賓圍繞“兩國關系持續改善期的媒體責任與作用”的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筆者作為河南人,在與日方交流中,從這個身份標簽入手,向日方提到了白居易,這位出自河南的唐代詩人。
在洛陽的白居易墓前,筆者注意到有很多日文的石碑。來日本之前,筆者稍微做了點功課。了解到,白居易是日本最喜歡的一位中國詩人。
所以,筆者先以河南人的身份,引用一句白居易的詩,來贊美今天看到的日本的春天: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古與今,中與日,文化的交融與兩國之間深厚的淵源,通過來自河南的白居易,得到了最完美的印證。
筆者身上有兩個標簽:一個是,產業集聚研究專家,主要研究產業發展的趨勢和走向;另一個是,產業融媒創業者,筆者創辦了一檔欄目叫:《老楊會客廳》,對話過不少國內外知名的企業家、專家、政府代表等,同時,筆者也是環球網和河南廣電全媒體的特約評論員。
中日知名媒體人對話會大會的主題是:兩國關系持續改善期的媒體責任與作用。筆者結合自己的研究和擅長的領域,簡單談一談,媒體,尤其是新媒體,對兩國產業合作方面的影響和作用。
中日互為重要近鄰和經貿伙伴,兩國邦交正常化以來經貿合作成果顯著。以河南為例,以鄭州日產等企業為代表,中日產業合作,為河南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中國有句古話叫:一葉知秋。從河南身上,可以看到兩國之間長期深度產業合作的影子。
從2015年起,全球經貿格局有了些新的變化和走向,中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常態階段,兩國之間的產業合作,也有了一些新的內容,越來越多的走向了以服務業和新經濟為代表的新的合作領域。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期間,筆者在解讀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時,用“第三次開放”這個詞,來總結我國對外開放的新階段:以自貿區、一帶一路戰略為代表,更深入、更多元、更立體地推動跨國經貿合作。
“第三次開放”的最重要版塊之一:服務業開放。
一方面,產業機構、消費結構、開放結構,都在從傳統的工業主導、物質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的今天,中國在擴大服務業市場開放、創新服務貿易開放上,有著巨大的空間和需求;
另一方面,日本在機器人制造、養老、半導體、環保、創業等產業領域,有著領先的模式和水平,而日本制造在工匠精神方面,也是中國制造業一直以來學習的榜樣;
在產業方面,兩國具備了極強的互補性。未來,在服務業和新經濟方面,兩國合作空間會非常大。
當然,兩國間的產業合作,離不開媒體的推動和支持。
當下中國,在媒體領域有一個新詞,叫:融媒體。指的是打通線上與線下,大屏與小屏,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通過媒體邊界的融合,已達到最大、最好的宣傳效果。
所以,筆者給兩國的媒體朋友們的第一個建議就是:中日之間,能不能構建一個融媒體的合作交流平臺,通過將這個平臺和機制,正常化、規范化,來更好的傳播兩國之間合作的經驗。
筆者給出的第二個經驗,是關于內容的。
筆者創辦的《老楊會客廳》的口號叫:只講述有趣的產業故事。引申到中日產業合作方面,如何把產業合作,變成生動有趣的故事,是留給兩國媒體人思考的一個問題。
中國制造,有很多傳統的故事和淵源,日本制造,也有不少帶有濃厚的文化背景,在產業合作的時候,用這些傳統故事為先行軍,能夠讓兩國的人民對產業合作,有著更生動形象的認識。
尤其想說的一點是,兩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故事,不能自說自話,要利用兩國共通的語境,用兩國都能理解的方式,來與兩國交流對話,才能真正實現交融中發展。
筆者給出的第三個建議,是關于產業領域的。
其實,媒體對產業不僅僅有帶動作用,近期,也出現了不少直接與產業結合的新模式。這里我想舉河南廣電“中原云”的例子。
隨著移動互聯網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信息數據呈爆炸性增長,各行各業正加速擁抱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正在改變人們交互方式、產業發展甚至決策指導等領域。
“中原云”是河南當前大數據應用方面的代表,通過“中原云”大數據應用,對于加快發展河南新經濟的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有效支撐。
未來,筆者也期望,“中原云”能更多的和日本的企業,日本的大數據產業有著更多的合作,也期望,在兩國之間,有越來越多的,由媒體直接參與的“中原云”們,來為兩國之間的產業合作,提供更多幫助和支持。
馬上就要四月了,筆者再引用一句白居易的詩來結束這篇文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最后,筆者發出一份期望與一份倡議:期望在各位媒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兩國之間的產業合作,將會邁向更深、更高、更立體的新階段。倡議日本的企業家、媒體朋友們,能夠多來河南,多來《老楊會客廳》坐一坐。(文/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