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9 06:57: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當地警方將當事游客車輛暫扣
游客周鵬程的耳朵被撕裂
一群朋友自駕游到山里避暑,晚餐時因瑣事和另一撥人發生爭執。不承想,原本游客間的一場糾紛,卻因景區票務人員參與打斗,致多人受傷。大河報記者趕赴事發景區,獲知當地警方正介入調查。采訪中,此事件知情人和一些游客對重渡溝景區旅游安全深表擔憂,呼吁景區加強安全管理。
投訴
自駕車游玩
被打得遍體鱗傷
8月6日中午,記者在欒川縣潭頭鎮衛生院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陳亮。陳亮的主治大夫符振宇告訴記者,經診斷其身體多處“軟組織傷”,需住院治療。同時送醫的還有其朋友周鵬程。“那個孩子(指周鵬程)傷得比較重,左耳朵撕裂,縫了11針。”符振宇說。
據了解,8月4日,陳亮和幾個朋友從開封開車到欒川重渡溝景區游玩。當晚,他們在景區內居住的農家賓館旁邊聚餐時,與另一伙游客發生沖突。“一幫人圍著我幾個朋友打,我頭上也挨了一拳。”陳亮回憶說,自己當時并不知道沖突原因。由于陳亮的車停在附近,便開車順路往山上跑。不料,道路盡頭被山林阻擋。“他們攆上來,對著車門使勁跺拍,然后把我從車里拖出來繼續打。”陳亮說,當時他只聽見有人喊“娃子(欒川當地方言),錯了沒”。
游客鬧矛盾 景區票務員“出手”
調查
坐落在重渡溝景區“中心區43號吳家小院”的一棟3層小樓,是陳亮他們居住之地。據房東吳新顯介紹,當晚,陳亮他們很興奮,又說又唱,有倆游客嫌他們吵鬧,雙方發生口角。“來了個票口的人(指景區把門的票務員),可能跟那倆游客認識。”吳新顯說,突然票口的人捂著頭說“被打了”,便打電話叫來二三十人,一起毆打陳亮等人。陳亮等人開車逃跑,對方就追著打。“當時場面很亂,但我認得票口那個人,他叫程鵬飛。”吳新顯說。采訪中,在重渡溝景區員工表“票務部”一欄里,記者也發現了“程鵬飛”的名字。
據了解,事發時,陳亮的另一個朋友邰威也在場。據他講,打斗一開始自己就報警了,可等了半個多小時警車才來。“這幫人一點不在乎,在警車邊照樣動手,穿制服的警察也不制止。”邰威說,他們有4個朋友被打,其中有倆女孩,受傷最重的是周鵬程。
8月6日下午,在欒川縣巡特警大隊,記者見到了申請法醫鑒定的周鵬程。他白色T恤衫上沾滿血痕,左耳根有一條長約4厘米傷口,胳膊、后背留著道道傷痕。剛從開封趕來的周母摸著兒子的傷,不斷掉淚。
已介入調查 具體情況不便透露
警方
8月6日,記者隨周鵬程等人在重渡溝景區警務室,見到了潭頭鎮派出所所長焦占偉。他透露,警方正介入調查此事,目前還沒有結果,責任沒法認定。
“景區票務員動手打游客了沒?”對幾名傷員親屬的問題,焦占偉稱“只知道發生摩擦的另兩個游客是鶴壁的。這個(指票務員是否打人)正調查,你們也可以去調查嘛”。當家屬追問為什么出警那么慢,并要求查看出警記錄時。焦占偉以“按程序上報了,不能透露”為由拒絕。
在此期間,一個留著“火焰頭”的年輕人從景區門口驗票處跑過來,在警務室門前與邰威打了個照面,“這人也動手了,我認識他,他發型很明顯。”邰威說。小伙愣了一下,跑回景區大門。采訪中,記者未能見到重渡溝景區管理方,也未能見到程鵬飛。目前,陳亮等人自駕游所開的幾輛車,仍被當地警方暫扣,“事情解決之前,車不能開走。”焦占偉說。
相關鏈接
華山景區“刀捅游客”事件
2012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從內蒙古包頭去陜西華山旅游的董立文夫婦等5人,在景區退掉擺渡車車票時被人捅傷。其中,董立文夫婦身中11刀。幾天后,華陰市警方宣布“華山游客被傷一案成功告破”,該市農民劉渭軍、王琪兩嫌犯投案自首。
但對警方“捅傷游客者是倒票農民所為”的說法,受害人董立文不認可。不久,人民網刊發《華山捅客事件反思:景區多頭混雜經營爭搶利益》報道,披露劉渭軍、王琪是華山景區管委會執法隊正式隊員,現場指使打傷游客的是華山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兼汽車公司經理劉新科,幕后責任人是華山景區管委會主任霍文軍。該報道還說,“一名文化學者尖銳地指出,‘華山捅人事件’是一部典型的社會管理課的反面教材:只盯著錢袋子的管理者,眼里只有經濟效益,卻忘了社會責任”。
提醒
商家必須盡到提前告知義務
優惠券中“暗藏”的這些“陷阱”,消費者該如何應對?記者就此采訪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中心的工作人員李二帥。
“‘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所有’條款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霸王條款。”李二帥說,除此之外優惠卡“變更權”、“未盡事宜最終解釋權”等都是該霸王條款的變種,本質都是一樣的。
針對消費者應該如何應對種種優惠陷阱的問題,李二帥告訴記者,商家應該盡到提前告知的義務。即使有些優惠券上沒有明確表明只有指定的商品才能使用,但在使用前,工作人員應及時告知,以便于消費者在購物前作出選擇。“如果店家提前盡到了告知義務,店家就不存在過錯。”
如果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商家虛抬價格,那商家的行為肯定是不合理的。但李二帥也坦言在解決這類投訴時,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如何認定商家是否存在虛抬價格的行為,“工商部門的調查取證存在著很大的困難”。 (記者 孟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