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9 06:35:00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從4月21日開始,東方今報刊發編輯部系列文章《鴻篇“聚”制——河南產業集聚區五年回望》述評,并經廣電全媒體立體、互動播報,將這組述評的聲音最大化,傳播效果最大化,從政府官員到學者專家、企業人士,都對這組報道給予高度關注。
產業集聚區就是河南起飛的翅膀
自4月21日起,新浪、搜狐、網易、鳳凰網等網站紛紛轉載東方今報編輯部系列述評《鴻篇“聚”制——河南產業集聚區五年回望》,引起很多網友通過微博轉發、點贊。
@趙云龍:這一次,河南與世界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充分利用產業集聚區,搶抓產業轉移和新興業態興起兩大機遇,乘勢而上,就能搶占發展新的制高點。
@楊建國:完全可以把產業集聚區包裝成一個產品去賣,找準各自的集聚區定位和市場定位,不能只是賣產品,還要賣設計、賣服務。尤其改變以前的“拼政策”,變為“拼服務”,招商政策好,把企業和產業吸引過來了。
@我就是我自己歲月:產業集聚區,就是河南起飛的翅膀!
@張翔清豐縣青年志愿者:聚氣的五年!我在基層感受猶深!
@河南集聚產業咨詢董延軍:五年前,在河南產業集聚區的發展戰略之下,承接而來的新興與高成長產業,帶著強勁的活力,攪動著河南產業經濟的一池春水。東方今報記者 王嚴
小報著就大文章
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李凌)在一般人看來,都市報就是市民報,干不了引領主流輿論、參與宏大議題這種大事,但是通過東方今報這組報道,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省工信廳等單位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沒想到小報著就大文章。這組系列述評立意高遠,濃墨重彩,系統總結了河南產業集聚區的發展歷程,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立意高遠 回望是為更好地走向未來
2009年4月,“產業集聚區”正式上升為河南省帶動全局的戰略舉措。5年過去了,這些產業集聚區發展得怎么樣?有什么值得借鑒的意義?產業集聚區的建設,給當地帶來了什么?這些既是政府領導也是普通群眾關心的問題。
“產業集聚區建了5年,我們要回望過去,認真總結一下,從而更好地走向未來。”省商務廳廳長焦錦淼表示,東方今報就大家關注的話題,做了這組重磅報道,“立意高遠,大氣磅礴。大家關心的所有問題,都能從這組述評中找到答案”。
“我們是主管全省產業集聚區建設的,自認為對全省的產業集聚區非常理解。我們每年都會到產業集聚區去看幾十次,一些重要的產業集聚區去了無數遍。可以說,對大部分產業集聚區都非常熟悉。”省發改委負責產業集聚區建設的負責人表示,但看了這組報道,感到很震驚,“因為文章對產業集聚區的發展脈絡梳理足夠清晰,分析足夠到位,有些材料比我們還充分。可以說,作者稱得上是研究產業集聚區的專家。”
總結到位 再做調研先讀這組報道
在相關廳局領導看來,東方今報發表的這組《鴻篇“聚”制》系列文章,真稱得上是鴻篇巨著,所產生的作用不亞于鴻篇巨著。
焦錦淼說:“這組報道出來后,我和有關處室的同志說,這本來應該是政府部門寫的,沒想到,被一家都市報先寫了出來,而且寫得那么好,那么出彩。”
“雖然從政府層面,這兩年也在做產業集聚區的總結,做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寫了不少調研報告,”省工信廳副廳長陳黨義說,但這些調研報告學術味比較濃,可讀性不強,“以后,再有這方面的調研時,我會建議他們先讀讀東方今報的這組報道。”
更令有關廳局負責人稱道的是,這組報道總結到位,邏輯性強,可讀性強。
“讀理論和總結文章,最怕的是枯燥無味,那樣,再好的文章也會讓人失去閱讀的興趣,傳播效果大打折扣。”陳黨義表示,但東方今報的這組報道,文辭優美,可讀性非常強,“白天在辦公室先看一遍,先睹為快。晚上回到家躺到床上,再認真閱讀一遍,認真咀嚼,這是一種美的享受。”
報道為河南產業從集聚到集群升級聚勢
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趙媛 李凌)“你們的《鴻篇“聚”制》每篇我都仔細看了,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通俗的語言,非常好。”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中部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新安教授對東方今報的系列述評贊不絕口。
李新安說,昨天中午回家吃飯,他還專門看了展望篇《再上臺階 更上層樓》,對其中所說的謀劃未來,要對成績做除法、對問題做乘法,非常認同。
在李新安看來,《鴻篇“聚”制》系列述評是東方今報大手筆的誠意之作,為河南產業集聚區5年發展理清了脈絡。
“河南現在發展的態勢非常好,全省上下要對發展形成共識,堅定信心走下去。”李新安說,在此過程中,東方今報的系列述評也達到了三“聚”:讓河南上下對產業集聚發展聚力,為下一步產業從集聚到集群升級聚勢,對河南未來的發展聚信心。對河南來說,產業集聚發展是必須堅定走下去的路,也肯定會是一條前途廣闊的路。
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介紹,這組報道不但有深度還有高度,不但有點還有面,對當下的產業集聚區建設具有重要啟示。
谷建全說:“這兩天,我陪同外省的領導到下邊調研,不少產業集聚區的人也反映,這組報道說的都是發生在身邊的產業集聚區的事,講的是身邊的人,沒有距離感,讀來讓人感覺非常親切。在我們社科院,不少研究經濟報道、產業發展的同志都在認真讀。他們說,這組報道是很好的學習文章,如果想了解河南的產業集聚區,不妨先讀讀這組文章。”
◎信陽平橋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徐金鋒:回望過去的五年,是聚變、聚勢、聚商、聚力、聚智、聚氣的五年。這五年走得不容易,收獲很大,教訓也有。在繼往開來的節骨眼上,東方今報推出這組系列述評,非常必要和及時,對照平橋產業集聚區,我們照了鏡子,收獲很大。
◎三門峽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荊栓民:東方今報這組述評,對三門峽產業集聚區在內的多個產業集聚區5年建設發展成就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對各地產業集聚區是一次很好的推介,同時也分析了部分產業集聚區存在的發展問題,很全面。
◎濟源市虎嶺產業集聚區黨委書記翟偉棟:我每天都讀這組報道,它全面反映了5年來,在“三規合一” “四集一轉”、“產城互動、融合發展”等發展理念指導下,全省180家集聚區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報道內容全面厚重,總結成績振奮人心,分析問題切中肯綮,學習之后感到非常振奮。
◎汝州市汝南產業集聚區辦公室主任杜孟奇:《這是聚力的五年》述評文章里提到了“微笑曲線”,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級,從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級,是像我們一樣的產業集聚區的必然發展方向,我們會繼續照這思路發展下去。(記者 余超 李亞林 李國營 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