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1 09:13: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創業板的個股結構性行情逐步變成題材股的普漲行情后,風險的累積也日漸增強,挖掘個股的商業模式可能成為基金掘金確定性成長投資的重要因素,其在當前環境中的意義可能遠遠超過所謂的估值。
在2013年一季度或者更早,半數以上的基金經理認為創業板整體上估值水平較高,強調創業板可能面臨較大的股價調整空間。但一個季度之后,創業板股票的估值變得更貴,尤其是以互聯網、影視傳媒、游戲為代表的新媒體板塊。
創業板的高估值現象最具有代表性的行業也是新媒體板塊,新媒體板塊的估值水平總體在創業板股票中位列前列,由于新媒體板塊普遍具有的獨特商業模式,這使得新媒體板塊一面具有較貴的估值,但另一面也具有清晰的盈利前景。
“牛股往往都是高估值品種。”深圳一家合資基金公司人士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曾做出這樣的定義。上述人士認為當市場對某一類品種持有更大的買入信心時,這類品種的估值往往會變得越來越貴。與此同時,博時基金的一項數據研究也發現,在個股的股價表現中,估值總體上難以起到決定性作用,也就是說估值的高低難以對股價表現有決定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成功的商業模式總體上偏向互聯網的平臺加應用的模式,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民營上市公司或者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美譽度的民營上市公司全部都是互聯網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新浪、網易等等,涉及電商、即時通信、搜索平臺、社交門戶、游戲,盡管上述幾種細分領域存在各自的差異,但總體上都屬于平臺加應用。
上述信息反映在A股近期的走勢中,市場注意到引爆創業板行情的實際上也是具有互聯網屬性的一些品種,創業板的互聯網公司的市值崛起實際上從去年第二季度就已悄然開始;盡管進入當前創業板行情的中后期,市場的總體表現已經由前期的互聯網細分板塊走強演變成A股科技股、題材股的普漲行情,部分基金經理也據此認為雖然創業板進入普漲階段,但其這波行情的核心引擎依然是互聯網板塊。
也正因為A股創業板行情由單純的互聯網板塊走強演變成題材股的普漲,因此在強調挖掘獨特商業模式的市場人士看來,當前的這種普漲行情實際上難有持續性。博時新興成長基金經理韓茂華昨日指出,創業板目前估值泡沫比較大,但個股或將會有好的表現。風格轉換能否繼續將是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上述信息實際上也反映出創業板的真正價值應在于個股挖掘,當前的普漲難有基本面的支撐。
“原本是挖掘獨特模式、稀缺價值的個股行情突然間變成雞犬升天的普漲。”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認為即便是新興行業具有較好的投資預期,但這些行業個股之間差異太大,基本面參差不齊,即便是某些新興行業能夠崛起,但這些行業崛起不一定意味著行業內部的某些上市公司可以跟隨行業,“行業活了,具體的上市公司可能死掉。”
(安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