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2 10:32: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曉晴
中科電氣(300035.SZ)于2009年12月登陸創業板。但是,自上市以來,公司業績卻連年滑坡。
在主營業務不景氣的情況下,公司把提升業績的法寶瞄準了土地出讓收益:公司原舊廠區的兩塊土地,竟然來回倒騰了兩次。
4月11日,中科電氣發布公告稱,2013年4月9日,公司與岳陽市國土資源局簽訂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由公司以總價款11260萬元受讓后者出讓的八字門相關土地[岳陽市國土資源局掛牌的位于桐子嶺路北側,黎家壟路東側及營盤嶺路北側,花子山路東側兩宗地塊、土地面積為48833.1平方米(合73.25畝)]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有意思的是,上述兩宗地塊為原公司所屬地塊,并于今年1月24日剛被岳陽市經濟開發區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納入政府儲備而收儲。正是憑借了這筆不菲的土地出讓收益,公司預計今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將爆增430%-460%。
對此,中科電氣內部人士坦言,公司此舉就是為了賺錢。“公司此次受讓的兩宗土地是公司搬遷后的兩塊原工業用地,通過改變土地性質變更為商住用地。公司在受讓這兩塊土地時占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受讓價格低于周邊地塊。因此,公司在賣出和買進這兩塊土地時,考慮的是盤活資產,實現利益最大化。”
不務正業“倒地皮”
不過,在公司的投資者看來,此舉卻是不務正業。
“賣掉的土地換了個用途又買回來,還要多出近6000萬?現在,公司連主業都沒有做好,難道又要做自己根本不熟悉的房地產業務?”有投資者如是說道,“從市值管理的角度講,公司從事房地產開發只會帶來估值的下降。更何況目前公司現金流并不寬裕,下游收款也有難度。而且,當前房地產業也并不景氣。”
二級市場上,公司的投資者損失慘重。截至昨日收盤,中科電氣復權后的股價與當初高達36元的發行價相比,仍破發37%。
上述中科電氣內部人士則表示,公司受讓這兩塊土地,一是謀求開發利潤,二是解決部分員工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的住房問題。“公司并無長期經營房地產的安排。受讓土地的資金來源是土地收儲所得的5300余萬元以及自有資金。”該人士稱。“不過,公司目前仍沒最后確定,到底是自己運作開發還是轉手再賣出。”
不過,本報記者注意到,在此之前,中科電氣早在2011年底成立了一家全資的房地產公司——岳陽宸中創業置業有限公司(宸中創業)。其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開發與銷售;投資于資產管理(法律、法規或需前置審批的除外)。
“2011年底成立宸中創業,就是為了公司整體搬遷后,盤活原有土地資源。該公司手上暫時還沒有房地產項目。等公司管理層作出決定后,自然會有定論。”前述中科電氣內部人士稱。
該人士強調,公司買回的這兩塊地皮肯定有錢賺。“目前,岳陽市的平均房價已超過5000元/平方米。”若按公司受讓地塊面積48833.1平方米計算,公司拿地價約為2305.81元/平方米。
中科電氣去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宸中創業實現營業收入0萬元、凈利潤-14萬元,報告期末的總資產為986萬元、凈資產為986萬元。
此前,正是靠著今年年初“倒地皮”的投資收益,中科電氣終于發布了一季度業績預喜公告,預計2013年1月-3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4250萬元-449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0%-460%。當中,處置原八字門兩宗土地貢獻一季度凈利潤約3260萬元。
主營業務連年滑坡
今年2月28日,公司發布2012年業績快報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1517.66萬元,比上年下降9.75%;實現營業利潤2958.50萬元,比上年下降28.66%;實現利潤總額4100.31元,比上年下降13.9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90.76萬元,比上年下降11.86%。
對此,上述中科電氣內部人士表示,公司業績自上市以來逐年下滑,主要與宏觀經濟的不景氣,鋼鐵行業整體業績下滑,加之國內同行業競爭激烈有很大關系。
“近一兩年,公司下游鋼鐵行業整體業績下滑態勢明顯;加上國內同行業競爭加劇導致銷售價格下降、產能瓶頸等影響,使公司的收入增長趨緩。”該人士稱。“同時,由于去年上半年雨水天氣多,影響了公司募集資金項目的施工進度,導致項目完成時間延后。公司從2012年6月底開始陸陸續續搬遷,到8月上旬才基本完成搬遷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去年9月花大力氣推出的自主研發新產品——中間包電磁精煉與加熱裝置至今仍沒有收到滿意的推廣效果。
“該裝置是填補國內空白的一個全新產品,從推上市場到被市場接受,還是有一個過程的。加之受宏觀經濟的影響,鋼鐵行業的整體利潤率大幅度下降,呈現大面積、大額度的虧損局面,這對公司新產品的推廣也會有一定影響。”該人士稱。“目前,已有近十家大鋼廠在跟公司作技術交流,2013年預計能訂5-6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