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2 10:33: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劉海濱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下稱“投保基金”)退出安信證券一事,或將在近期塵埃落定。
“安信證券要上市,投保基金就必須要退出。”早在2010年,安信證券開始有IPO意向時,一位接近于監管層的有關人士便向記者明確表示,投保基金屬于證監會內設機構管理,其不退出安信證券,安信證券上市便有“裁判”下場“踢球”的嫌疑。
2012年7月中旬,有關投保基金退出的消息再次傳出,本報記者斯時也從接近投保基金知情人士處獲悉,投保基金確定將從安信證券全面退出,時間暫擬定在2012年年底至2013年年初。
隨著計劃時限的臨近,近日,本報記者再次從上述接近于投保基金的知情人士處獲悉,投保基金所持安信證券的有關股權的轉讓工作目前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而接盤方也正式浮出水面——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下稱“國開投”)或將取代投保基金,成為安信證券大股東。
國開投現身
自2006年在整合廣東證券、中國科技證券和中關村證券的證券類資產,由投保基金出資15億元,聯合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出資1000萬元成立安信證券以來,經過近7年時間發展,投保基金似乎已經成為安信證券繼續發展壯大的重要阻礙之一。
實際上,自2008年以來,有關投保基金退出的傳聞一直都不絕于耳。而人保集團對安信證券股權的覬覦,一直以來都并非秘密。
“人保集團的確曾計劃控股安信證券,但目前已不了了之。”人保集團有關負責人也在2012年人保集團IPO時,向記者回憶起試圖接盤安信證券股權時,表示原因在于監管審批過程的阻礙。
而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06年8月18日的安信證券,由成立之初由投保基金出資15億元,持股99.34%。其后,經過兩次增資,到2011年年底,其注冊資本已達到28億元,而投保基金仍以83.14%絕對控股。
對于安信證券的絕對控股權,意向接盤方眾多,中信證券(600030.SH)、民族證券都曾有過接觸。
但上述接近投保基金的有關人士明確表示,“不考慮券商作為安信證券的接盤方”。
在2012年年底,更有傳言稱廣州國資委也介入其股權收購。
但是,據記者獲悉,此次安信證券大股東之位的最終接盤方,或將是頗有來頭的國開投。
據公開資料顯示,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成立于1995年5月5日,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國有投資控股公司和53家骨干中央企業之一,注冊資本金 184億元人民幣,總資產達1758億元人民幣。
安信證券或三年后上市
投保基金的此次一旦成功撤退,無疑將進一步掃清安信證券的IPO障礙。
而早在2010年底,安信證券便已經將IPO計劃納入了近年規劃之中。
2010年底,安信證券原二股東——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已將其所持安信證券7.41%股權轉讓,接盤方為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全資子公司深圳市遠致投資有限公司。這使安信IPO受限的硬性條款——“一參一控”得到解決。
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內IPO發行上市條件有明確規定,要求擬上市公司三年內實際控制人不能發生變更。
這也就意味著,作為安信證券目前的大股東——投保基金,其有關股權的轉讓后,無論接盤方是誰,都還必須面對三年的等待期。
按照上述規定,如果此次有關股權轉讓能在2013年年內完成,安信證券最早能在2016年完成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