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1 09:53:00 來源:證券時報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編者按:互聯網金融風聲正盛。券商顯然已難滿足僅著眼電商平臺的建設,聯手電商設立合資公司,引入電商戰投,正成為券商探索的深入合作方式。券商渴望電商強大的客戶群和互聯網展業模式,電商大佬們則覬覦金融機構帶來的新一輪互聯網金融機會。
證券時報記者 游蕓蕓
互聯網金融注定將成為2013年券商業務拓展的關鍵詞。
網上開戶,賣金融產品,與互聯網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引入互聯網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券商的拓網藍圖已躍然紙上。
借助電商強大客戶群
證監會松綁非現場開戶之后,招商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等券商紛紛開啟網上開戶模式。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多家券商正與騰訊、淘寶網等積極接洽,探索通過電商平臺實現網上開戶的可能。
據某上市券商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實現網上開戶需要客戶擁有數字證書,券商對此的解決做法是,由客戶在互聯網攝像頭前錄入相關信息,券商后臺認證后,再發放數字證書激活新賬戶。“目前直接通過電商平臺操作不合規,但卻可通過電商端與券商系統的連接,例如騰訊微信、QQ或者微博等,進入券商相關后臺進行操作。”
對于這種簡單的合作方式,券商此前已做過嘗試,如今則應用于網上開戶。“我們正與一家大型電商協商利益分配方案,最快上半年應該可以獲得突破。”深圳某中型券商高管表示。
據記者了解,除了網上開戶,北上廣深等地多家券商自去年開始,便已在研究切入互聯網金融的各種模式。目前已推出的路徑主要有兩種——嵌入電商平臺以及自主開發電子商務。
方正證券選擇在天貓商城搭建其網上旗艦店。據了解,方正證券將旗下50種金融產品陳列于網上貨架,供投資者自主選擇。產品包括開盤必聽、股票評級、通知、投顧短信、彩信、專職投顧內參等,售價從0.1元到1.598萬元不等。方正證券零售業務服務部總經理袁海表示,券商自己搭建網上平臺,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借助電商平臺介入互聯網將更為快捷。
有意借助電商的強大平臺和客戶群的券商不在少數。據記者了解,經紀業務收入排名前30的券商中超過80%已和淘寶、騰訊、百度以及京東等大型電商接觸和溝通。國信證券經紀業務某人士表示,電商龐大的客戶群以及互聯網的展業模式是券商走向互聯網金融的主要著力點。“普通老百姓生活方式的轉變使得券商必須對展業模式做出相應調整,而今無論是時代發展還是行業發展均支持這一變化,券商走向互聯網金融恰逢其時。”該人士表示。
柜臺市場可嫁接互聯網
華泰證券一位部門負責人認為,券商經紀業務相關產品嵌入網上商城在技術上已無任何障礙。不同等級的資訊、咨詢類產品邊界相對清晰,一般投資者容易理解和接受。“這些產品的展示不過是從券商客戶端平移到電商的貨架上而已。今后券商嫁接到電商的產品線不但從初級的財富管理產品延伸到資管類產品,還將覆蓋直投、并購、對沖等衍生品領域。”這位負責人如此描繪未來券商的電子商務發展。 深圳某大型券商一位董事總經理則表示,如果券商能將旗下產品線有序組織和分類,今后利用電商平臺開展柜臺市場業務不無可能。“初期是券商和投資者之間的B2C(企業對終端消費者)方式,今后可以探討利用電商平臺進行C2C(消費者對消費者)電子商務模式,實現投資者與投資者之間的產品轉讓行為。”
在他看來,今后券商柜臺市場或將極大地借助電子商務手段:“券商自身網站和移動客戶端輻射的范圍有限,利用電商龐大的公開平臺,券商在服務存量客戶的同時還能開拓新客戶。”
華創證券近日低調推出的網上商城成為了行業焦點。與其他券商開拓網上金融超市不同的是,華創證券首要推出的卻是非金融產品,例如手表珠寶、化妝品、服裝皮包、奢侈品、生活用品等。
這一拋開主業的電商行為,市場對此評價不一。光大證券一位人士稱,華創證券建立網上生活商城與完善其支付功能覆蓋范圍息息相關。“券商實現支付功能之后,能將資金沉淀于客戶保證金賬戶,券商可借此開展多種服務,而這一點正是券商目前的軟肋。”該人士分析稱。據了解,華創證券已通過現金管理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保證金賬戶的支付功能。
華創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引入第三方支付公司證聯融通電子有限公司、電商等外部機構作為重要合作伙伴,力圖實現和優化普通客戶在證券公司體系內一站式的消費與投資體驗,實現證券公司支付服務在整個產業鏈的完整應用。
今年有望放開
互聯網證券公司牌照
券商牌照放開已成為行業共識。今年年初,監管層曾表示支持券商開展互聯網金融模式。業界判斷,在放開網上開戶的基礎上,今年放開互聯網證券公司牌照不存在太大懸念。
“按照監管層原有計劃,今年在溫州將放行一家民營資本控股的券商,同時今年將批準互聯網公司參股券商。”去年公司營業收入排名前10的一家證券公司總裁指出。
據了解,深圳某中型券商已有意和騰訊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拓龐大的證券市場。一位接近此方案的證券人士表示,券商控股主要提供專業產品和支持,騰訊主要提供渠道和互聯網技術支持,主要業務覆蓋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產品和服務。
而另一方案也在少數券商內部討論——引入大型電商作為券商戰略投資者。一位電商人士表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企業已經不同程度與金融機構進行了各種合作。“他們覬覦的是金融機構帶來的新一輪互聯網金融機會。最重要的是,騰訊一直希望介入金融領域,近幾年也招募了一些人才,但由于多種限制,專業性并不強。而入股證券公司不但可以分享券商的收入,還能擴大其金融市場份額。”
(游蕓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