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3 10:39: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在一、二級市場中通過折扣價來尋求安全墊的定向增發市場仍舊依托于股市,項目的收益與市場情況也存在較大的正相關。因此,機構在選擇定向增發項目的時候,需要更全面地考察項目
隨著行情的轉暖,曾一度“遇冷”的定增產品再度成為多家基金專戶、私募基金的“發力”目標。由于參與定增存在鎖定期,部分私募基金“被”高倉位鎖定,得以在市場反彈中獲益,收益率大幅領跑,而部分基金專戶的定增劣后端,則因為杠桿的存在而“撬動”了更高的收益。
產品發行升溫
據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透露,該公司今年的重點放在了專戶產品上。“公募基金方面,公司只打算發行一只產品,更多的精力會放在專戶產品上,尤其是定向增發類產品。”
據了解,在去年年底以來,該公司已經陸續發行了5只以上定增類專戶產品,部分定增產品引入了結構創新,優先級一般年化收益率在7.5%左右,主要在銀行渠道銷售,而劣后端則主要通過公司直銷。
事實上,部分小型基金公司以及次新基金公司,亦將專戶產品作為突破口。如今年2月,財通基金[微博]宣布,旗下一定增專戶募集資金超過15億元。此外,去年6月成立的英大基金尚未開展公募業務,旗下定增產品已搶先面市。
除基金專戶“熱衷”于定增產品的發行外,私募基金的定增類產品發行也有所升溫。
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進行定向增發的價格一般都會較實施定向增發時的股價有所折讓,這就相當于給參與定向增發的資金提供了一個“安全墊”,也是對鎖定期的流動性補償,在市場環境較好時,參與定增獲利安全邊際也更高。
“賺錢效應”凸顯
隨著行情的轉暖,定增產品的收益亦“水漲船高”。
據上述中型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對于分級的定增專戶而言,部分劣后級的收益率超過了20%。“如果能拿到較好的折價而項目又好,劣后級的收益率甚至可以超過40%。”
根據好買的統計,在近1月私募業績的排名中,前18名無一例外皆由博弘數君的定向增發系列產品所包攬,18個入圍產品平均近1月收益率為28.98%,其中近一月收益最高的為博弘31期,近一月收益率為29.15%。
在好買基金分析師許付漪看來,去年定增市場的整體低迷,很多定向增發的產品都出現了破發的情況。但如果所持有的定向增發股票出現了較為強勢的上漲,也往往可以給跌下去的凈值帶來一波回補。
例如,中航電子曾一度跌破12元,不過自2012年12月以來,股價大幅攀升,從底部向上股價翻倍,在1月份走出一波較強的上漲勢。而國金證券則受益于1月份金融服務業的領漲,股價也在1月份不斷攀升,也為博弘數君的產品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融智投顧研究員李伯元表示,定增產品今年以來再度排名靠前與定增產品的高倉位有關。在其看來,由于去年年底股市節節下挫,私募大多降低倉位以減少損失,而定增產品由于參與定增有一年鎖定期,基本都是高倉位運作,使得他們在反彈行情中表現較好。
重在考查項目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一、二級市場中通過折扣價來尋求安全墊的定向增發市場仍舊依托于股市,項目的收益與市場情況也存在較大的正相關,機構在選擇定向增發項目的時候,需要更為全面地考察項目。
根據好買的統計,2006年,定向增發策略初試鋒芒,當年便回報了投資者300%以上的平均1年收益,并且當年無破發項目,是唯一沒有出現破發項目的一個年份。此后的2007年和2008年市場由牛轉熊,項目1年收益率分別為74.61%和61.96%,破發率分別為38.36%和37.38%。2009年的市場整體回暖,1年收益率飆升至98.92%,破發率也大幅下降至13.09%。與之對應的,定向增發項目的收益最低與破發最高的一年出現在2011年,彼時的收益率僅為13.09%,而破發率達到了64.25%。
好買基金分析師許付漪認為,相較于近年來不斷發展的對沖策略,定向增發的項目對于系統性風險較難分散,當股市下行的時候,私募所參與的定向增發項目也很容易受下跌的影響而出現破發,從而使投資其中的私募以及其他機構或是自然人投資者遭受一定的損失。另外,也存在項目挑選上的非系統性風險,如果參與的定增項目本身成長性一般,或是本身存在一定項目缺陷,則也很有可能給投資者帶來虧損。
不過,據了解,目前部分基金公司推出了量化對沖策略的對沖類產品。如財通基金推出的定增類產品,通過提供融券做空定增標的及其上下游產業鏈股票的風險對沖方案,鎖定定增折價帶來的無風險收益,未來隨著定增項目的增加,定增整體組合與市場相關性將顯著提高,通過打包多個定增項目,做空滬深300股指期貨來進行風險對沖,為客戶管理市場風險、BETA變動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進而鎖定定增折價帶來的無風險收益。
(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