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8 07:09:00 來源:證券日報-資本證券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中國證監會17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并購重組委將于2月21日審核蘭州民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申請。同時,春節前最后一個工作日(2月8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最新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政許可審核情況。根據審核情況表,證監會于2月5日和8日分別受理了ST金材和寧波海運的并購重組申請。
業界認為,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對于國民經濟“調結構、轉方式”發揮了重要作用,而資本市場是企業并購重組和產業整合升級的重要平臺。
“資本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場所,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IPO,另一方面就是老股的整合、重組。”中路股份董秘袁志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他介紹,資本市場不乏一些常青的企業,但這并不代表它們所屬的行業都是常青的行業,很多公司都有過重組的經歷,“通過重組能夠使公司在這方面有所改變。”
“上市公司如果不變,那是不正常的。”袁志堅同時指出,業績不好的公司需要重組,以實現不斷地“造血”;業績好的公司,通過重組保持業績持續、穩定得增長,而這也是對投資人負責的表現。
市場人士指出,從上市公司層面來看,并購重組有利于上市公司實現自身價值,提高跨地區并購能力,并有利于企業內在經營機制的轉化,強化其規范運作水平,提高企業形象和市場占有率,加深企業回報股東意識。
記者了解到,在推進并購重組方面,監管層將完善上市公司市場并購重組審核制度,豐富并購重組方式方法,創新并購債券、并購基金、過橋貸款等配套措施。而此前,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也明確表示,未來,監管部門將合力推進并購基金、過橋貸款等常見支付工具的發展。
市場人士指出,由投資銀行提供過橋貸款有利于增強投資銀行在并購重組中的主導作用。“過橋貸款在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發揮作用。”袁志堅表示。
與此同時,袁志堅指出,目前對于某些板塊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條條框框的限制太多”,因此,在這方面需要適度放松,形成比較公平一致的市場化環境。
1月初,監管層召開“首次公開發行(IPO)在審企業2012年度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會議”,并對專項檢查工作提出三點要求。這被業界認為是劍指高懸在A股市場的IPO“堰塞湖”。
袁志堅指出,現在已經向證監會報送材料的擬上市企業超過了800家,正在準備申報的或正在股改的可能更多,這其中不乏有許多規模達不到上市要求的中小企業。“但資產證券化已經深入人心,可以滿足不同股東的需求,如果這些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定向增發換成上市公司股權,也可減少虛增規模造假以達到上市要求。” (朱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