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7 09:23:00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自2012年12月大盤反彈以來,金融板塊平均漲幅已超過40%。分析人士認為,QFII看好、機構積極超配以及民間資金加杠桿買入是金融股強勢領漲的主要動力。隨著金融股大幅上漲,不少公募基金人士認為估值提升空間已經在逐步收窄,需慎防金融股發生調整。也有私募人士認為,金融股如果發生大幅調整,將是反彈行情告一段落的重要信號。對于后市,基金更關注周期股以及主題投資機會。
估值修復空間收窄
上交所、深交所1月25日發布公告,將兩市融資融券標的股票范圍進一步擴大至500只。同日,證監會發布《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將證券公司納入到公募基金托管資格范圍內。大摩華鑫基金認為,金融股表現強勢受到基本面利好的支撐。市場預計此兩項新業務的開展將為證券公司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也驗證了自去年券商創新大會以來市場對證券公司受政策扶持的預期。
大摩華鑫基金有關人士進一步分析,雖然在基本面上金融行業上市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利好,然而其影響是長期的,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為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還難以測算。從市場的角度而言,金融板塊的強勢表現更主要是由于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升以及市場博弈所造成的結果。該板塊出現了賺錢效應,引發機構資金進行類指數化均衡配置的操作,就形成如今的盛況。
金融股在利好刺激下繼續走強,但估值修復空間也在進一步收窄。博時基金[微博]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微博]認為,目前來看,經濟周期弱復蘇與制度變革紅利因素仍然存在,國內外貨幣環境與外圍經濟仍存邊際改善的跡象和動力,說明支撐A股的基本面因素可能短時期不會消退。唯一改變的是上漲之后的估值水平已經大幅提升,對金融服務業尤其如此。雖然以國際投資者的眼光看,銀行等金融股目前的估值仍是合理,但估值提升的空間已大為縮窄。建議組合投資者堅持偏周期行業的投資策略,對周期性行業的內部結構或更加均衡一些。
深圳新華鼎資本管理投資決策主席名道表示,金融股目前依然受到市場資金追捧,可繼續看好大金融板塊。通常情況下,反彈“頭部”的構建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目前金融股仍無明顯調整跡象,有望帶動滬指行情上攻至2500點一線。但后市需要重點關注金融股的變化,如果金融股行情衰竭,本輪反彈行情很可能就會結束。
反彈行情有望延續
近期經濟數據表現良好,資金面較為寬松,在銀行股帶動下,證券保險跟進補漲帶動了大盤大幅上漲,突破2400點整數關口。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濟繼續企穩、企業盈利不斷恢復、資金面持續寬松的背景下,估值修復推動的指數震蕩上升趨勢仍可以持續。本周是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周,在大盤藍籌板塊領漲結束后,二線藍籌板塊有望接過接力棒,推動結構性行情延續到春節后。
目前滬指已接近2450點的12個月高位,套牢盤與獲利盤將對股指上行形成較大的資金壓力。博時深證基本面200ETF基金經理趙云陽認為,市場或將延續之前走勢,但震蕩有所加劇,特別是獲利盤將成為市場的最大擾動因素,可關注的是場外資金有開始流入的跡象,可能進一步構成市場流動性的支撐。市場近期或將出現由早周期行業向中后周期行業轉換的趨勢。
泰達宏利基金表示,春節前的市場仍將保持較好的活躍度,市場走勢或將呈現震蕩上行的格局。整體行業配置方面,看好金融股以及消費和成長股大類,包括醫藥、家電、食品、消費電子、餐飲旅游等子板塊。同時建議關注軍工和城鎮化主題。
大摩華鑫基金則認為,經過一輪超強的估值修復行情之后,投資者可能在情緒上開始變得謹慎,未來需要更明確的數據來指引方向。整體而言,市場環境已大為不同,多頭思維也已深入人心,市場大幅調整的可能性較小。重點關注前期漲幅少、估值有安全邊際以及受益于經濟復蘇的行業和個股。
(鄭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