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7 09:23:0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追蹤 大西洋大股東以土地資產參與增發
短短3個月時間,大西洋的大股東以8940.93萬元買來的工業土地使用權評估值便增值了6641萬元,并且這塊土地還參與了上市公司的非公開增發。昨日,《每日經濟新聞》刊發了 《大西洋大股東以土地參與增發 買入僅三個月評估增值74%》的報道,有投資者向記者抱怨說,大西洋(600558,收盤價10.33元)大股東這是明顯的侵害中小股東利益的行為。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大西洋公司證券部了解情況,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土地評估升值較多主要是土地平整費用比較高。
增值因土地平整費用高
2月6日,大西洋發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擬以8.79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7700萬股,定增募集不超過6.77億元,募集資金用于新增5萬噸實心焊絲生產線項目、2.5萬噸核電及軍工焊接材料生產線項目,和5000噸有色金屬焊絲生產線項目三個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預案中,公司大股東大西洋集團將以一宗土地的使用權認購股份。不過,這一土地的評估值大大超過大股東拿地時的價格。
根據記者的調查,大西洋集團是2012年10月23日拿到這塊土地的,土地面積為45.85萬平方米,約687.76畝,成交價格為8940.93萬元。
土地的拿地價格是8940萬,而資產評估機構評估的價格是1.56億元,增值了74%,為什么土地突然增值這么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土地市場網看到,這塊地掛牌時,地面建(構)筑物及桿、管、線已經拆除,青苗附著物也予以賠付,也就是說,土地是以凈地出讓的。自貢國土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現在土地出讓都是以凈地出讓,國家有相關的要求。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公司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土地評估升值較多主要是大股東除了拿地費用以外,土地平整費用比較高;因為這塊地又是山、又是溝,所以土地平整費用較高。
買入4天即開始評估
對于如此大的土地升值比例,大西洋公司公告中也沒有給出解釋,這讓投資者不得不質疑,公司存在向大股東利益輸送的嫌疑。
對此,上述工作人員表示,交易所沒有要求披露大股東土地平整這一塊的費用。但是他也坦承,不披露確實會引起投資者的疑問,公司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
在公司發布的中聯資產評估集團出具的土地使用權項目資產評估報告中提到,“2012年10月27日,委托方召集評估公司人員,制定評估工作的計劃”,也就是說,在買入土地4天后,大西洋集團就開始了土地的評估工作。
難道大股東早有打算要將這塊土地作價認購大西洋的增發股?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籌劃非公開增發事項是在去年底,是在大股東拿地以后。大股東拿地以后,便籌劃了定增事宜,投資三個項目,并且實施地點就在大股東拿的這塊地上。
評估報告中顯示,土地評估基準日為2012年10月31日,也就是拿地8天后。這份報告顯示,評估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5582.14萬元。這個賬面價值為何比8天前的拿地成本8940.93萬元高出這么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2012年9月,公司賬面上尚有貨幣資金3.6億元,也就是說,上市公司應該有能力自己去拿這塊地。但為何卻要通過大股東拿地,再以土地評估價值認購增發股這么復雜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呢?本報將繼續追蹤報道。
(楊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