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3 07:18:00 來源:新京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為期兩天的2013年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昨日結束。素來“敢言”的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會上再次發表“個性”講話,雖然相關內容在證監會網站的通稿并未呈現,但據新華視點的官方微博顯示,郭樹清在監管會議上發表了“對于股市關鍵時刻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預是必要的”以及“散戶銷戶是好現象,低收入者別入市”等觀點,引發市場熱議。
不少股民表示,郭樹清此次言論中有些與其一貫思路一致,但有些看法則從未公開出現過。
“關鍵時刻采取行政干預”
在昨日證券期貨監管會議落幕后,證監會刊發的通稿顯示,證監會主席郭樹清闡述了2013年證監會工作的十項重點。
但微博上呈現的證監會主席鮮活得多。新華視點在官方微博中提及,郭樹清在監管會議上說,對于股市關鍵時刻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預是必要的,因為這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總的方向是要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但這個過程不能簡單地放羊,撒手不管,否則就是一個混亂的市場。
此話被指與過去一貫思路不同,資料顯示,郭樹清此前未有這一方面的公開表態,郭樹清過去公開表述的觀點一直是發揮市場的作用。
證監會過去也一直強調炒新具有危害,交易所也采取了更嚴格的盤中停牌措施來打擊炒新。但郭樹清在當年兩會間隙中曾表態,希望交易所推出的措施是臨時措施。
證監會此前也一直表示暫停IPO等無益于改善市場表現,但實際上目前IPO已經暫停了一段時間。從去年12月開始,A股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沒有出現新的IPO。
“必須關心指數變化”
郭樹清還稱,市場漲跌3%就很擔心,必須關心指數變化,因為“責任就在你頭上”。
這一表述也與此前證監會的一貫說法似乎并不一致。
此前2012年6月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在回答網友熱點問題時曾說,“股市有其內在的運行規律。作為監管部門,證監會的職責是維護市場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建立良好的競爭秩序。除了人民利益、國家利益、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之外,證監會沒有任何自己的利益。”
重點
證券監管會議:推進IPO改革
包括發展場外市場,推進退市制度改革,引入機構投資者等
新京報訊 (記者吳敏)2013年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昨日結束。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此次會議中提及了2013年工作的重點,顯示今年證券市場改革將基本延續此前的思路,包括發展場外市場,推進IPO和退市制度改革,引入機構投資者等。
擴大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
一年一度的監管工作會議是投資者了解當年資本市場改革方向的主要窗口之一。
今年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監管會議上提出的重點工作內容包括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推動IPO、退市制度改革等。
這些多數是延續去年正在進行的工作。
在提及新三板時,郭樹清提及鼓勵證券公司探索建立柜臺交易市場,擴大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等。
此前經國務院批準,去年正式擴大了新三板試點,去年新增掛牌企業98家。而在法規層面,證監會制定并發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形成相應的系統制度規則。
中小企業私募債也是去年首次推出,76家企業通過中小企業私募債募資94億元。
深化IPO改革
此外今年的另一重點將是IPO改革。
郭樹清在監管會議中提及,將落實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審核理念,修訂完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管理辦法等規則制度。繼續完善新股定價機制,強化對中介機構的監管。開展對首發在審公司財務專項檢查工作,打擊粉飾業績、包裝上市、虛假披露等行為,嚴懲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以及幫助發行人過度包裝、合謀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
這些事項中,如對在審公司財務專項檢查等工作目前已經展開。
2012年證監會已經推開新股發行制度改革。證監會稱,去年新股平均發行價、平均市盈率同比分別下降28%和36%,創業板平均超募比例由2011年的144%下降至94%。此外市場估值結構也有好轉。
繼續培育機構投資者
此外,今年證監會還將繼續培育機構投資者,在去年,證監會引入QFII、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等措施,使得A股投資者信心增強。
此次證監會表示將繼續培育機構投資者隊伍,股權投資基金和投資管理公司將是重點。
培育機構投資者一方面是允許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私募基金從事公募業務,此外也包括推動境外養老金、主權基金等投資境內市場。
在2012年中,證監會在引入境外投資者方面大幅發力,放寬了QFII準入門檻。QFII門檻中成立時間由5年降為2年,管理證券資產規模由50億美元降為5億美元。證監會亦推動了單個QFII額度上限的提高。
證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2年專業機構投資者持有流通A股市值比例達17.4%,上升了1.73個百分點。
此外,證監會還表示將在今年推動《證券法》修訂等工作。
“低收入者別入市”
郭樹清還稱,低收入者和靠養老金為生的人可能不太適合在股市投資,建議選擇其他更安全、風險更小的產品。
此前郭樹清也有過這種表述,并引發了市場爭議。
早在郭樹清履新的第一個月,他就在一個論壇上說,“盡管國內外許多權威研究機構一致認為,中國的股票市場蘊藏著罕見的增長潛力,但是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為生的人群就可能不太適宜參與其中,應當建議他們更多考慮風險較低的投資和儲蓄工具。”
證監會官員如此表態是否合適?這一問題在郭樹清的發言中似乎也有涉及。郭樹清說,“我們是中國的證監會,不是美國的證監會。”
郭樹清認為中國股票市場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盲目性大,波動性大。
郭樹清也說,“最近股市好了,但個人投資者開戶不是很樂觀,有一些開始銷戶減持,這是個好現象。”這也與其一貫觀點一致。
股市穩定靠“老鄉”和“老外”
據新華視點微博稱,郭樹清在監管會議上說,去年股票市場是很穩定的,波動幅度比較小,主要是靠“老鄉”和“老外”,社保基金代表老人和農民工,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代表洋人,兩者分別全年凈買入428億元和427億元,是凈買入最多的。
引入QFII是證監會重點推動的政策之一。數據顯示,2012年證監會新批72家QFII資格,外管局新批投資額度158億美元。
新京報記者 吳敏
【郭樹清過往觀點】
2013年1月14日,2013亞洲金融論壇
原則上所有符合規范的機構投資者都能參與到QFII和RQFII的推廣當中,QFII和RQFII占整個市場的比例在1.5%-6%,希望在現有基礎上能夠乘以9或10。
2012年11月11日,十八大新聞中心接受集體記者采訪
對于股市的下跌,監管部門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但不是等于完全的責任和絕大部分的責任。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存在不可逾越的缺陷和不足,比如投資的理念等。
2012年10月,在《行政管理改革》撰文
我國資本市場盡管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取得很大成就,但總體上仍十分年輕,不可避免地還存在諸多“幼稚期”問題,不太成熟、不太規范的地方不少,距離成熟市場還有相當差距,不能說用20年就完全走完了成熟市場200年的路程。
2012年5月7日,全國證券公司創新發展研討會
證券行業要加強自律,要采取最嚴格、最嚴厲的措施,強化誠信責任和法律意識,把投資者當傻瓜來圈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