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8 07:18: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自去年12月大盤啟動反彈以來,投資者做多情緒有所恢復。與此同時,一度銷聲匿跡的股市“黑咨詢”再度死灰復燃。這些機構借幫助投資者短線巨額獲利之名,收取巨額咨詢費用。對此,業內人士提醒廣大投資者,接受證券咨詢服務應提高警惕注意鑒別,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不做巴菲特,只做老鼠倉”,記者近日就收到了這樣的廣告短信。該機構自稱每天向所謂“會員”推薦個股,并收取“會員”參與資金的10%作為三個月的“咨詢費”。
該機構工作人員自稱,向“會員”推薦個股后,會有機構資金進場拉抬股價,因此需要收取高額“咨詢費”。而在被問及支付“會費”后如何保證投資者權益時,該機構工作人員則開始閃爍其詞。
業內人士紛紛表示,此類機構屬于典型的股市“黑咨詢”,可以視為一種詐騙,且手法老套。由于此前A股連年不振,此類騙術在市場上已極少見到蹤影。但是近期大盤在短期內漲幅較大,短線獲取暴利的投機心態在投資者中有所抬頭,使得一些散戶放松了對此類機構的警惕,可能會受騙上當。
一位證券投資顧問告訴記者,投資者接受這樣的黑咨詢服務,非但不會對自己的投資有任何幫助,反而可能蒙受不必要的損失。“這種機構薦股的理由本來就是‘會有資金拉抬’這樣不靠譜的說法,而且收取費用之后根本沒有保障措施,立刻卷款銷聲匿跡也有可能。股民實在不應該和這樣的機構發生關系”。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此類騙術之所以能在市場上存在,根本原因還在于部分散戶投資心態還不夠成熟,對通過內幕交易、“老鼠倉”等非法手段獲取暴利仍然心存幻想,才給“黑咨詢”以可乘之機。隨著監管部門對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不斷加大打擊力度,提升震攝效果,此類騙術的生存空間也會越來越小。
某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無論打著何種旗號,凡是聲稱能夠無風險賺取暴利的證券咨詢服務背后往往是一個拙劣的騙局。投資者在市場轉暖過程中對于證券咨詢服務更應謹慎鑒別,以免貪小失大。(浦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