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8 07:19: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連日遭爆炒的軍工航天板塊終于出現全線退潮。1月17日,隨著釣魚島局勢暫趨緩和,軍工航天板塊獲利資金大幅回吐,成為滬深兩市領跌的絕對主力,全天該板塊指數跌幅高達5.36%。
據廣州萬隆統計,17日收盤,軍工航天板塊全天資金凈流出額達26.32億元,而截至上周末該板塊凈流入資金額高達35.1億元。
其中,當天資金凈流出額位居前列的北斗星通(002151.SZ)凈流出1.79億元、中航重機(600765.SH)凈流出1.54億元、中國衛星(600118.SH)凈流出1.37億元、航天電子(600879.SH)凈流出1.25億元、北方導航(600435.SH)凈流出1.16億元。
“軍工航天板塊已成為近期市場的強勢熱點,今日的集體大跌導致了市場炒作氣氛迅速降溫。”廣發證券一位策略分析師稱,“此前,該板塊被爆炒背后,主要是由于目前涉海領土主權爭端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高層對航天軍工業進行密集調研,同時,事件性驅動也對該板塊影響較大。”
如1月14日,隨著國家多個部委正在研究制定《“十二五”后三年(2013-2015)船舶工業行動計劃》消息的傳出,軍工航天板塊當天即出現大面積漲停,板塊漲幅高達6.74%,位居A股各大板塊之首。
另據日本新聞網報道,美國政府近日已向日本政府發出警告,要求日本自衛隊不得向飛臨釣魚島附近空域的中國飛機發射曳光彈或信號彈。
板塊10股集體跌停
不過,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釣魚島局勢暫趨緩和的消息傳來,市場主力炒作軍工航天板塊的馬達即開始熄火。
在當天軍工航天板塊的全線跌停潮中,跌停個股多達10只,分別包括中原特鋼(002423.SZ)、撫順特鋼(600399.SH)、北方導航、航空動力(600893.SH)、航天電子、航天通信(600435.SH)、北方導航、成發科技(600391.SH)、航天動力(600343.SH)、中國衛星。
其中,當天刊登股票交易異常波動自查及復牌公告的北方導航早盤便以12.70元的價格跳空低開,多頭無力抵抗。午后,公司股價更是被砸至11.86元的跌停板。
據深交所當天盤后披露的龍虎榜交易信息顯示,光大證券深圳金田路證券營業部成為了當天砸盤最大的空頭主力,全天共賣出1221.83萬元。
另外,東吳證券蘇州濱河路證券營業部、長江證券武漢武珞路證券營業部、申銀萬國武漢田園大道證券營業部、海通證券紹興勞動路營業部等緊隨其后,全天也分別賣出823.36萬元、800.51萬元、700.08萬元、652.65萬元。
當天,一同發布股價異動公告的北斗星通股價更是大幅震蕩。當天北斗星通復牌后一度大幅高開震蕩,最高漲幅為9.43%,盤中摸高至41.45元。不過,午間開盤后該股連遭拋盤打壓,股價也開始節節走低,最低時探低至34.85元。截至終盤,北斗星通仍收跌6.01%,報35.48元。該股全天振幅高達18.94%,換手率也激增至40.46%,全天成交共3778萬股(流通股本9337萬股),成交額14.48億元。
同樣,北斗星通也已成游資擊鼓傳花的“獵物”。北斗星通前五大賣出主力席位中,光大證券旗下有兩家營業部相繼現身。其中,光大證券深圳金田路證券營業部赫然在列。其與光大證券慈溪新城大道北路證券營業部分別賣出6108.36萬元和1869.72萬元。此前,光大證券深圳金田路證券營業部也曾多次現身北斗星通前五大買入主力席位。
此外,國泰君安交易單元(227002)、海通證券上海平武路證券營業部、中信萬通淄博美食街證券營業部3家主力席位也各賣出3152.26萬元、2441.52萬元、1720.80萬元。
同樣,國泰君安交易單元(227002)、海通證券上海平武路證券營業部也曾出現在北斗星通的前五大買入主力名單中。
后續走勢面臨分化
對此,中信建投分析師馮福章表示,盡管其全年對軍工板塊持樂觀看法,但并不意味著前進過程中沒有波動,短期累計較大漲幅之后,板塊回調風險也在意料之中。
“后續個股走勢將現分化,我們更看好從事海空軍核心裝備研制、具有明確的資產注入預期、自身業績具一定支撐的上市公司,而對缺乏基本面支撐的個股我們仍然持謹慎態度。”馮福章稱。
如北斗星通就在當天的公告中表示,近期公司股價異動背后,主要是媒體廣泛對北斗產業發展和相關上市公司進行了報道,導致投資者借機炒作。
公司方面認為,盡管北斗系統的正式運行有利于業內企業加快北斗產品及應用的研發和市場推廣步伐,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截至目前,公司北斗相關業務占公司整體業務比重較低,同時北斗芯片及模塊業務尚處于虧損期,預計2012年北斗芯片及模塊業務虧損繼續加大,對公司經營造成較大壓力,而且將面臨持續虧損的風險。
此前,北斗星通在去年三季報中表示,預計2012年1月-12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50萬元-4350萬元,同比變動幅度-15%至15%。
“軍工行業的發展動力主要來自武器裝備建設與軍工體制改革兩個方面,因此,其中的投資機會也將主要從裝備建設的核心成員與體制改革的受益對象兩條主線中尋找,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處于兩條主線交集中的標的。”馮福章如是說。
而華創證券分析師馬軍則認為,軍工板塊的投資邏輯是,“長期看戰略,中期看重組,短期看事件。”
從中期視角看,我國的軍工資產證券化必將進一步推動。如果政策破冰,“十二五”期間將迎來軍工企業資產注入高峰。目前,各大軍工集團都高度重視資產證券化,并在“十二五”工作規劃中將資產重組提上了議事日程。
馬軍稱,各大軍工集團尤其是航空航天領域不乏尚未證券化的優質資產,一旦有明確的政策破冰信號,在強烈的重組預期下,軍工板塊的估值溢價將進一步抬高,同時優質資產的注入也將提升相關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