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7 07:16: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1月16日,北京市金融街金陽大廈的一樓大廳,被稱為“新三板”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低調”揭牌。
與以往眾多隆重的儀式不同的是,“新三板”整個揭牌儀式低調、簡短,參與者范圍也不廣,由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出席揭牌儀式并致辭,證監會紀委書記黎曉宏主持儀式。來自證監會系統,股份代辦轉讓系統公司成員、中央有關部委及北京、天津、上海、湖北四省市等此前已經開通股份轉讓試點園區的相關部門領導參加。
值得注意的是,現場并未如此前市場預期一樣,同時公布相關交易政策和制度安排,此外,試點園區的擴容也未有進一步消息。
這意味著,真正的“新三板”完全成型,尚待時日。業界人士預期,今年三四月會有新一批園區擴容,做市商制度正式鋪開則有待明年解答。
“新三板”交易所揭牌
被稱為“新三板”交易所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籌備已久。目前,由楊曉嘉任職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謝庚任總經理。
自去年場外市場整體發展構架初定后,全國場外市場籌建工作于2012年5月正式啟動。2012年9月20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30億元。
1月16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構架也揭開面紗。記者了解到,目前公司股東單位由六大交易所加中證登公司構成,包括上交所、深交所、中登公司、上海期交所、中金所、鄭商所和大商所。
雖然揭牌儀式簡單,但其背后意義巨大。姚剛把其歸納為四個方面轉折:包括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的小范圍、區域性試點將開始漸次走向面向全國的正式運行;市場運作平臺轉為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公司;掛牌公司的準入和持續監管將納入證監會非公監管范圍;市場運行制度將由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試點辦法轉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
“揭牌儀式象征著新三板終于走向了常規業務,也就是新三板政策落地。新三板的運營管理機構正式移交到了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蔽鞑孔C券場外市場部總經理程曉明指出。
隨著股份轉讓系統的揭幕,未來三板與四板的架構也將鋪開。其中三板就是在股份轉讓系統運行的全國性場外市場,其在股東人數上可以突破200人。而四板則是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人數上不可突破200人的限制。
此前,在人員構建方面,股份轉讓系統公司主要由證監會及證券業協會抽調的人員構成。楊曉嘉指出,全國場外市場運營管理機構已在制度、政策、業務、技術和組織等方面完成了準備工作,正式運營的條件基本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板”交易所目前仍在擴大人員招聘中。據記者了解到,2012年底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對外公開招聘人才,涉及方向包括財會、法律、技術等。
做市商或明年進場
“新三板”推出一直遵循分步走的原則,繼籌建工作在去年5月啟動后,去年9月,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試點擴大,除北京中關村外,上海張江、天津濱海、武漢東湖等國家級高新區也納入了股份轉讓試點園區的范圍。但這部分園區擴大仍在原中關村代辦轉讓系統下運作,交易規則也遵循原有規則。
而轉讓系統掛牌后,“新三板”仍未實質運作,交易規則、園區擴大仍待解答。在業界人士看來,下一步“新三板”運作的主要突破工作正在于上述兩點。
程曉明表示,新三板是兩項工作,一是改革交易制度,另一個是擴大試點園區?!斑@兩者是互為條件、互為推進的。一個是先上數量,通過擴大試點園區的范圍,增加掛牌公司數量來推動交易制度改革?!?/p>
其中,在交易規則方面,于今年1月1日正式運行的《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已明確了大體框架,包括200人限制取消、向個人開放、撮合交易機制等。
而“新三板”交易機制的關鍵或在于做市商制度的推進。據此前信息顯示,監管層將探索引入券商做市商制度。
“這個市場不僅要能融資,還要讓股份融資價格準確,這個對場內市場來說不是大問題。但新三板是場外市場,主要是高科技公司,投資人對公司未來容易看不清,很難準確估值,所以需要做市商制度。”程曉明表示。
而據其預計,做市場制度或明年才能運行。其指出,做市商相關規定、政策今年應會公布。但具體操作需券商、交易所尤其是券商來參與做大量準備?!皩θ虂碚f,做市商制度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會帶來很大收益,但同時風險也很大,所以需要很長時間準備,我估計在明年推出?!?/p>
此外,在園區推進方面,也將遵循分步走原則,先是試點園區逐步擴大,最后突破園區概念,擴大至全國具備條件的股份有限公司。
業界預計,園區擴大最快會在3月實現。“估計三四月會再各上10個園區,到年底會有20個園區入圍,到明年剩下的80個園區全部入圍,同時交易制度逐步進行改革?!背虝悦鞅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