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1 07:56:00 來源:東方財富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商品收儲劍指調控意在價格,宏觀調控與市場自身調節的平衡是關鍵。
近期從大豆、玉米到金屬鋁、鋅,掀起了一波“收儲潮”,隨著收儲“退潮”,國內商品期貨市場開始回歸基本面。業內人士稱,期貨市場盼更為專業的收儲政策,預計相關部門以后收儲會更加注意宏觀調控與市場自身調節之間的平衡。
收儲意欲止跌
繼前期對橡膠和棉花收儲后,國家近日向大豆、玉米擴充收儲范圍,也意味著2012年至2013年度農產品收儲政策全面鋪開。
從收儲價格看,較上年度普遍出現了上漲:大豆2.3元/斤,折4600元/噸,較上年收儲價提高了約15%;玉米1.05至1.07元/斤,折2100元至2140元/噸,較上年收儲價提高7%;棉花20400元/噸,較上年收儲價格提高3%。
近期恰逢東北新季大豆收購,豆農對大豆收儲政策可謂“翹首以盼”,惜售心理下購銷不旺。業內人士稱,大豆收購價提升幅度較大,主要是為了保護豆農利益,并提高種植積極性。最近幾年由于東北大豆種植面積銳減,國內大豆對外依存度大幅上升,使得下游油脂產業面臨較大的成本風險。
據布瑞克農業咨詢數據顯示,根據收儲價格,國內大豆每畝將增收80元至100元,以大豆種植面積9000萬畝計,大豆整體種植收益將至少提高72億元。
“現在東北地區大豆比較收益和玉米、小麥相比差遠了,因此種植面積也連年下降?!辈既鹂宿r業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彤表示,不僅上游豆農不賺錢,同樣壓榨方面油脂企業虧損也比較大,一般貿易商虧損都達到幾千萬元,大豆收儲主要起到一個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
孫彤說,相對來說,玉米收儲主要是以擴充庫存為目的,防止玉米價格暴漲對飼料、養殖業產生不利影響,而目前棉花、大豆這兩個品種主要是為了防止價格下跌,因為這個行業處在一個虧損階段。
定價需專業考量
上海中期分析師見驚雷表示,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確實對管理層的調控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收儲價格方面,必須更符合專業化要求。
見驚雷說,棉花收儲政策制定于今年3月份。目前看來價格定高了,形成了收儲和市場兩種價格,收儲價為20400元/噸,但現在國內價格為18700元/噸。
“收儲價利好棉農,但整個產業鏈受損,棉花價格和國外棉紗價格一樣高,下游紡織企業抱怨聲很大。另外,流通企業也沒生意可做,大家都不用談客戶,直接交國家了。”見驚雷說。
對于大幅提高大豆收儲價格,中華糧網高級分析師柴寧表示,盡管目的是為了豆農增收,提高其種植積極性,但大豆價格提升并不一定能惠及行業各個層面,這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比如托市收購,能否真正實現目標很難說。
反映到期貨市場上,大豆收儲價格大幅提升也并未帶來顯著影響,連豆價格仍處于低位震蕩格局。
金屬收儲“量小價高”
由于鋁、鋅價格“嚴重倒掛”,國家對這兩種金屬也進行了收儲:鋁成交10萬噸,收儲價格為15737元至15757元/噸;鋅成交10萬噸,收儲價為15990元至16000元/噸。
大地期貨研究中心分析師黃臻表示,從此次國家收儲鋁、鋅來看,對品種研究還不夠,首先,供應過剩的基本面很難緩解,相反還刺激了相關冶煉產能的提升,與“十二五”提出的調結構背道而馳。
“收儲成交量小于此前預期,價格則明顯高于現貨價?!秉S臻說,鋁收儲價比當天現貨價格高近1000元/噸,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在收儲時應該對品種及市場進行充分了解和調研。
上海中期分析師方俊峰則表示,國家是對鋅鋁等冶煉環節出現虧損的產品進行收儲,目的是緩和當前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的虧損現況。數據顯示,以鋁業龍頭上市公司中國鋁業為例,今年前三季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88億元,但凈利潤的虧損額達到驚人的43.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