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1 10:10:00 來源:京報網-北京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底怎么了?一方面相關部門表示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總體質量穩定向好,一方面是新生兒父母“用腳投票”,不惜通過各種途徑漂洋過海去“背奶”。我國每年平均有1至3歲嬰幼兒4800萬,怎么能讓4800萬的娃娃們吃上放心的“口糧”?今天上午,國家食藥監管總局舉行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媒體座談會,詳細介紹我國嬰幼兒奶粉的現狀,剖析存在的問題,并介紹下一步的舉措。
國產奶粉“短板”在哪?
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標準是否低于國標?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說,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標準不低于國際標準。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務院就要求衛生部組織修訂原有的乳品標準。衛生部于2010年頒布了一套新的國家乳品標準,共66個,與過去的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相比,質量和安全的要求都有很大提高,與國際乳品標準基本接軌。
專家表示,與國外知名乳品企業相比,我國乳品企業內部質量管理的投入和管理水平上有較大差距。一是由于認識不足,缺乏長遠觀點;二是怕增加成本,競爭不利。陳君石說,這個問題不是行政命令能夠解決的,只有隨著企業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學習先進經驗,逐步提高認識,才能有所改變。國外企業的產品也會出問題,但是他們規避風險的能力較強。
我國很多用鮮奶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企業都沒有自己的奶場,這就很難控制原料奶的質量和安全。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副局長滕佳材表示,結合今年企業生產許可證期滿換證,將按照重新修訂的許可條件和要求,開展再審核再清理,對奶源質量無保障和生產技術、設備設施、檢驗檢測條件落后的企業,堅決予以淘汰。生產企業必須自建自控奶源。對以生鮮乳為原料的,企業必須自建奶粉基地,確保生鮮乳質量合格;對以原料乳粉為原料的,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原料乳粉、乳清粉批批檢測等措施,確保原料質量安全。
嬰兒奶粉將試行藥店銷售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表示,今后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必須嚴格執行“五不準”,即不準委托加工,不準貼牌生產,不準分裝生產,不準用統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準使用牛羊鮮乳、乳粉以外的原料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經營單位應購入和銷售列入政府監管部門公示目錄的合格產品,實行專柜專區銷售,試行藥店專柜銷售。對于距保質期不足1個月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采取醒目提示或提前下架等措施。生產經營單位要按照“誰生產誰負責”“誰銷售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先行賠償和追償制度。國家質檢總局表示,將嚴格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要求,保質期不足3個月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大包裝的不允許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