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2 09:28:00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被曝光名單。
本報訊 (文/表 記者涂端玉)5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稱,近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通過保健食品專項監督檢查和抽驗,在“新穩唐桑芪膠囊”等9種產品中檢出含有酚酞、西布曲明、二甲雙胍等化學藥物成分,經核實上述產品為假冒保健食品。
記者查閱發現,減肥產品成為此番曝光的“重災區”,多種瘦身、清脂、靚體、減肥膠囊以及減肥咖啡都囊括其中(詳見表格)。
記者了解得知,在這些假冒保健品中,抽檢出的化學成分包括之前也曾遭多次披露曝光的“老面孔”西布曲明、酚酞、二甲雙胍等。對此,武警醫院營養科曾晶主任介紹,“西布曲明”作為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可能會引起血壓升高、厭食、肝功能異常等嚴重副作用。在2010年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曾針對此藥下達禁令,明確要求國內停止生產、銷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劑和原料藥,并撤銷其批準證明文件,已上市銷售的藥品由生產企業負責召回銷毀。而酚酞則屬于常見“瀉藥”主要成分之一,長期服用或會造成電解質紊亂,誘發心律失常,產生藥物依賴性。
“保健食品屬于食品范疇,不是藥品。一旦檢出其中含有酚酞、5-羥色胺抑制劑、賽尼可等,就已納入藥品范疇,不再是食品了。而市面上常見的減肥產品,有的為了追求短期內快速見效,不少都偷偷添加了單種或多種化學藥物成分,有的甚至是已禁藥物。”曾晶表示。
“還有的減肥藥物添加的是中藥,像荷葉、決明子、大黃等,其減肥原理非常簡單,作為瀉藥幫助拉肚子、減體重。”武警醫院耳鼻喉中心中醫科龍目恒主任表示,含有中藥材的產品也應納入減肥藥品而不是保健食品。“減肥產品領域的確值得嚴查、頻查,因為添加藥物現象十分嚴重,如果用量不當,消費者不明就里,長期服用容易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專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