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1 09:19:00 來源:信息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高金花) 連日來,廣州兩高校食堂檢出“鎘米”的消息引發各方關注。有高校后勤負責人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制定相關的監管標準和監控方法,以便高校實際操作。而針對鎘米流入高校餐桌,省教育廳昨日回應稱,將積極提倡開展高校大宗物資聯合采購,建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鎘米”事件持續發酵。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兩所涉事高校——廣外南國商學院和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均叫屈稱,“鎘米”均通過正規渠道、合法程序進入高校。昨日,廣東商學院后勤處處長陳光團表示,因為“鎘米”流入校園餐桌的消息,該校目前也加強了對米面油等食品供應商的嚴格審核,但對于“鎘米”等需要專業檢測才能發現問題的情況只能是“束手無策”。
昨日,記者追訪發現,高校食堂目前大宗物品采購基本停留在采購環節,對于貨物只是處于“事前監管有道,事后監管無門”的尷尬境地。陳光團認為,目前各高校食堂只有對保質期等一些基本的檢測標準,或者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學生投訴等方式發現問題。“如果真要實現專業檢測或者抽檢制度,希望相關部門形成一套規范的標準,便于高校操作。”
對此,昨日省教育廳后勤產業辦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自2011年以來,高校食堂大宗物資聯合采購在大學城高校進行試點并全面鋪開。“主要是在米、面、油等三類食品原材料進行集中招標采購。”該負責人表示,目前聯合采購已由大學城高校擴大到廣州地區的16所高校。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積極倡導和推動更多的高校參加聯合采購,通過規范的招標程序,嚴格把好食品安全和質量關,確保高校食堂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