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3 09:15:00 來源:中國企業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對嬰兒配方奶粉的限購風波已蔓延至英國。英國最大的幾家連鎖超市已于4月開始推行限購令,顧客只能購買兩罐嬰兒配方奶粉。雖這一做法并未指定某些人群,但外界普遍認為,限購原因在于中國買家對于嬰兒奶粉的巨大需求。加上以前已宣布限購的中國香港、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荷蘭,中國寶寶的喝奶問題越來越引發全世界的關注,也讓許多通過海外代購洋奶粉的媽媽們格外著急。
十洋九假
洋奶粉多為“特供”中國
但是,對于網絡上琳瑯滿目的洋奶粉,究竟其血統如何卻很難有人能說清楚。一位在北京多年從事進口乳制品網絡銷售的梁忱先生告訴記者,“美素麗兒”事件僅是冰山一角,“中國市場上披著‘洋’皮的奶粉太多。”梁忱表示,中國市場上尤其是網絡上銷售的洋奶粉品牌已超過百家,多為中國商家變相生產。
根據瑞士璽樂集團聲明,天賦美素(即“美素麗兒”)是荷蘭菲仕蘭坎皮納公司根據集團配方在荷蘭生產和包裝的。公開資料顯示,荷蘭菲仕蘭坎皮納公司是由荷蘭最大的兩家奶制品巨頭皇家菲仕蘭公司和坎皮納公司合并組建,而前者為多家中國品牌奶粉代加工,包括娃哈哈的愛迪生奶粉等。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洋品牌大多出自三家代工廠:新西蘭善騰集團、瑞士赫爾達夫、澳大利亞塔圖拉。其中,新西蘭善騰集團是國內品牌最大的代工廠之一,有超過20家的“貼牌”洋奶粉由其代工。
據相關媒體報道,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荷蘭等國家常見奶粉品牌不過五六種,包括美贊臣、惠氏和雅培這幾個大企業產品。除此之外,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有karicare,在荷蘭當地有cam pina。除這幾大品牌外,國內宣稱的源自這些國家的洋奶粉品牌在這些國家是不存在的。
“諸如雅貝氏、紐瑞滋、澳優、施恩等品牌的進口奶粉,可能在原產地都找不到該牌子。”上述專家表示,商家宣稱自己的嬰幼兒奶粉是“100%原裝進口”,實際上產品并不在國外銷售,甚至國外也沒有該類品牌,代工產品主要都銷往國內市場。
梁忱表示,“進口”奶粉說明書“大有學問”,有的寫“進口奶源”,有的寫“原裝進口”,有的是“原裝原罐”,其實各有不同。進口原裝奶粉,進口的是國外的奶粉原料,在國內裝罐出售;原裝原罐是在國外裝罐后進入中國的。“國產奶粉和進口原裝奶粉都在中國操作,有國家要求的QS藍色標志,原裝原罐的沒有。”
而對于奶粉的監管,目前存在“內外有別”情況。圣元國際CEO張亮稱,本土奶粉檢測64項,風險監控更有幾百項,國外進口的中國奶粉,能檢測20項就很不錯了,很多制造商連最基本的許可認證都沒有。
魚目混珠
新西蘭廠商集體辟謠
4月13日,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出口協會在京表示,目前中國市場銷售的來自新西蘭配方奶粉多達200多個品牌,但是真正新西蘭本土企業的品牌并不多,目前也只有6個企業的20多個品牌銷往中國市場。
該協會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國市場上有不少國內的個人或公司到新西蘭當地注冊品牌,這種形式中,有在新西蘭當地選擇奶源,委托當地企業嚴格加工并只銷往中國的品牌;也有注冊商標后,不清楚是否使用奶源地的品牌,打著新西蘭奶粉品牌‘山寨版奶粉’的旗號 ,前者從質量上講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對于后者就很難判斷。目前這種打擦邊球標注為‘新西蘭奶粉’的品牌特別多。”
對此,新西蘭政府和奶協正在推動規范使用新西蘭奶源的品牌。為了與其他山寨品牌區分,協會負責人表示,“以后,只要是新西蘭本土嬰幼兒出口品牌,成為協會會員后,產品包裝上都將會印制統一的協會LOGO”。協會負責人表示,預計2—3個月后中國消費者就可以陸續看到這種帶有統一標識的純正新西蘭本土品牌奶粉。
而貿易商和個人注冊的新西蘭商標如果希望“洗白”自身,成為新西蘭本土配方奶粉協會認證的品牌,就必須在新西蘭“設立辦公室,有專門的人員,企業保持正常的出口業務量和在保險公司投保,并且都要接受審計”。
協會表示,通過正規途徑獲得的合法的出口數據統計顯示,新西蘭每年出口到中國市場的配方奶粉為2000萬罐,其中6家成員企業占到1200萬罐。目前,該協會6家成員中的新西蘭奶粉品牌占到每年對中國奶粉出口量的60%,每年零售額接近36億元人民幣。
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出口協會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的干旱對于新西蘭北島地區牛奶產量造成影響比較大,“從整體來講,新西蘭目前牛奶的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協會負責人表示,到目前為止,大包原料奶粉價格確實有明顯漲幅,不過,6家企業的新西蘭嬰幼兒奶粉出口價格未有什么變動,中國市場價格變動可能是代理商和渠道商在提價。
業內專家王丁棉告訴記者,假洋奶粉品牌活得好不好,基本是看兩個條件,一是定價是否夠高,“此外,就是舍得花錢鋪貨。”王丁棉表示,全國市場那么大,沒有十幾二十億元作為推廣費用根本無法鋪貨。
(聞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