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0 10:01:00 來源:新華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本報訊綜合新華社消息,歐洲冷凍食品加工和供應商芬德斯(Findus)公司8日宣布在瑞典召回多款冷凍牛肉類食品,原因是其中檢測出高含量馬肉,使瑞典成為又一個受這場“掛牛肉賣馬肉”丑聞波及的歐洲國家。
英國、愛爾蘭、波蘭和法國已經陷入這場食品風波,多家企業這幾天召回數以百萬計“牛肉”漢堡。
芬德斯公司發言人亨里克尼貝里8日告訴美聯社記者,從瑞典召回大約兩萬份肉醬千層面。這家企業先前宣布分別從英國和法國召回大量同類產品,原因是其中“牛肉”成分中60%到100%為馬肉。
英國阿爾迪(Aldi)公司8日確認,在兩款冷凍牛肉食品中檢測出馬肉,含量為30%到100%。
這兩家企業確認,問題產品原材料供應商為法國可米吉爾(Comigel)公司。這家法國供應商說,問題肉來自羅馬尼亞一家屠宰場,經由另一家法國企業加工。
食品安全專家和供應商說,牛肉食品中摻雜馬肉基本上不構成健康風險,但讓一些消費者產生不良食用感受,同時涉及商品標簽有誤。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8日說,這件事“完全不能接受……讓人非常震驚”,觸發“嚴重公共憂慮”,因為“大家本以為吃牛肉,卻發現其實是馬肉,會非常憤怒”。
多名英國官員說,警方已經介入這場風波,懷疑涉及犯罪行為。
在一些歐洲大陸國家如法國、意大利和比利時,吃馬肉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在東亞、中亞和部分拉丁美洲國家,馬肉是游牧民族的傳統食品。在日本,馬肉刺身是一道廣受歡迎的菜肴。統計數據顯示,法國人每年吃掉大約7萬匹馬。法國有專門的馬肉鋪,超市里也有賣馬肉的專柜。在意大利,馬肉香腸和燉馬肉是很常見的菜肴,比利時人也愛吃馬肉,無論生還是熟。
不過,在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吃馬肉一直頗受爭議。由于馬的屠宰方式與牛相同,要在它們頭上釘入一個金屬螺釘,故反屠馬者認為該方式尤其不人道。此外,反屠馬者認為,馬在英美文化和歷史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不應被屠宰作為肉食。
從歷史來看,吃馬肉在歐洲意味著貧窮和絕望。吃馬肉的傳統,起源于1807年拿破侖軍在波蘭與俄國人的埃勞戰役。當時部隊彈盡糧絕,只能宰馬果腹。馬肉也幫歐洲人度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艱難歲月。在英國,從上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到二戰,很多食品都實施配給制,馬肉一直保持穩定的銷量。但是,愛吃馬肉的人在英國這個熱愛馬和吃牛肉的國家一直被視為異類。有專家認為,這一方面也是英國人為了體現與愛吃馬肉的法國人的民族性區別。
有意思的是,對于英國少數從事馬肉銷售的公司來說,這場風波反而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英國民眾對馬肉的關注度提高了。在英國,有愛吃馬肉的粉絲表示,馬肉其實特別有益于人體健康。馬肉富含蛋白質和Omega-3脂肪酸,同時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很低。(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