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4 09:43:00 來源:東方今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據央視報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達800萬噸,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人一年的口糧。在河南,餐館一天要倒掉多少剩飯剩菜?人們的點菜習慣正在經歷什么樣的變化?記者走訪河南餐飲企業發現,一些觀念超前的企業已經在日常經營中不斷提醒消費者“您點的菜太多了,大概吃不完,請劃掉幾個吧”,我們希望,這種規勸,能夠成為河南餐飲企業的新時尚。
宴會過后不少菜沒動筷就被倒掉
昨天中午,鄭州市金水路和經三路交叉口附近一家酒店里,一家酒業公司正在舉行春節團拜會,據該公司辦公室的王主任說,原來預計到會150人左右,結果有人因為臨時有事來不了,結果每桌能坐10人的包桌,只坐了五六個人。“菜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人少菜多,結果不少包桌上的菜都剩了一半,很浪費。”王主任說。
下午兩點,宴會結束了,服務員開始收拾餐桌,發現桌上有很多剩菜。“帶魚、大蝦、鱸魚、三文魚刺參、烤鴨基本上沒動,不少菜整盤直接倒進垃圾桶了。”服務員說,他們飯店每天收集這種剩菜剩飯,大概有5桶,每桶100斤。
“看著一口都沒吃的菜被倒掉,廚師心里最不舒服,覺得自己的勞動成果沒得到肯定。我們看著也心疼,有時候一條魚就頂我們半個月的工資了。”服務員說。
李老板是一位從事建筑生意的商人。昨天,他在皇宮大酒店宴請自己的客戶。“7個人花了8000多元,明知道吃不了多少菜,但該點的菜還要點,什么高檔上什么。最后,鮑魚、海參、大閘蟹都沒有人動筷子,倒是青菜快被人吃光了。”李老板無奈地說。
不少消費者嫌打包“沒面子”
“請客吃飯講究的是規格、面子,打包帶走會讓人覺得小家子氣,大家請客吃飯都這樣。”李老板表示,雖然浪費讓他感到心疼,但礙于面子,不好意思打包。
上述酒業公司的王主任也說,看到宴會剩下很多菜,他讓單位的幾個年輕人挑點沒動過筷子的菜打包帶走,但沒有人要,“大家都嫌打包沒面子”。
鄭州市農業路上王記燴面店的王老板表示,飯店檔次越高,浪費就越嚴重,在高檔酒店,許多顧客來消費不是為了吃飯,而是為了拉關系、辦事情,所以酒喝得多,菜基本上沒動,最后都被浪費掉了。飯店對剩菜剩飯也沒有好的處理方法,基本上都倒掉了。
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存在嚴重的食物浪費現象,中國農業大學的調研人員以大中小三類城市為樣本,共對2700個不同規模的餐桌進行了分析測算,保守估算,全國一年僅餐飲浪費的蛋白質和脂肪就高達800萬噸和300萬噸,這相當于2億人一年的口糧。
專家建議讓打包成為一種時尚
不過,一些觀念超前的餐飲企業,已經在日常經營中不斷提醒消費者理性點餐了。海底撈就進行了有益的嘗試。顧客在海底撈點菜時,服務員首先會問顧客就餐的有幾個人,當顧客點的菜多了,服務員會及時提醒客人“劃掉幾個”。此外,服務員還會主動提醒顧客,各式食材都可以點半份,這樣同樣的價錢顧客可以享受兩種菜色。
鄭州金河酒樓的經理王運生說,在國外,打包是很正常的事,顧客這么做也能讓酒店的工作人員減少工作量,一舉多得。
“應該讓打包成為一種時尚。”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專職副秘書長張海林說,這是處理剩菜剩飯的最好方法,餐飲行業經營者在提升自身服務質量的同時,更應該主動引導消費者形成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服務理念。如果店家在顧客點菜時沒有盡到提醒義務,那么顧客剩下了飯菜,飯店也有責任。
張海林建議餐飲從業者,應當學會適時提醒顧客適度適量點餐,以免造成浪費,顧客飯畢,也可主動提醒顧客是否要打包,一句小小的提醒更能顯示服務質量。
“要引導社會形成這樣一種輿論,大吃大喝的招待方式是落后的、愚昧的甚至是荒誕的。簡單節儉的吃飯方式與低碳生活、環保理念一樣,符合國際觀念,是一種新潮流。”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宋向清則表示,“讓打包成為時尚,點菜時量力而行,這樣,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節約的風氣。”
(李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