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9 09:29:00 來源:央視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央視《新聞1+1》2013年1月8日播出節(jié)目《魚翅:混亂的市場!畸形的消費!》,以下為節(jié)目實錄: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歡迎收看《新聞1+1》。在我們中國人的宴席上,魚翅是非常名貴的一道菜。但是現在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就可以把這道菜做得以假亂真,到底怎么回事,我們看記者的調查。
解說:
這是南京一家飯店的婚宴現場,廚師們正在把一盆盆魚翅羹端到各個餐桌上,與此同時,讓我們看一看飯店后廚發(fā)生的情景,一名廚師正在撕開標有合成凍翅針的包裝袋,把其中像粉條一樣的東西倒了出來,桶里已經有了不少這樣的合成凍翅針,廚師們開始給各個湯盆里舀湯,然后從桶里撈出合成的凍翅,往每盆湯里添加。
廚師:
這桶還不夠?全是假的,魚翅不都是假的。
解說:
魚翅湯做好了,服務員們把湯盆端上廚房,送上喜筵的餐桌。在浙江省的慈溪市有一家酒店,這里店面裝修氣派豪華,各式大菜,一應俱全。鮑珍魚翅羹是這家飯店的一道招牌菜,一直受到顧客的青睞。店家推薦,這款鮑珍魚翅羹,湯汁濃,用料足,點了它,既有面子,又得實惠。
記者:
這些是魚翅嗎?
飯店服務員:
這是魚翅羹。
記者:
鮑珍翅肚羹,是魚翅羹是吧?
飯店服務員:
對。
記者:
里面有魚翅嗎?
飯店服務員:
有啊,沒有魚翅怎么能叫魚翅羹呢。
記者:
這些好吃嗎?
解說:
反正點的人很多的。這是我們的特色菜。
記者:
招牌菜?
飯店服務員:
對。
解說:
聽了服務員的介紹,記者在這家酒店點了這道鮑珍魚翅羹。從菜單上看,它的標價是168元,看上去不算太貴,不一會兒,這道鮑珍魚翅羹上來了。
記者:
這里面都有什么呢?
服務員:
粉條吧。
記者:
不是魚翅嗎?
解說:
怎么,粉絲,是這個服務員有意開玩笑,還是酒店的服務沒做好,一不小心泄了密了,這個說粉絲的服務員離開了。沒多久,他和另一個服務員走了過來,向我們進行了一番更正。
飯店服務員:
這就是魚翅羹。
記者:
就是魚翅羹,小伙兒告訴我們是粉條,嚇我們一跳。
飯店服務員:
他剛來兩天。
解說:
一個說是粉絲,一個說是魚翅,兩種東西看上去有些相像,可價格確是天壤之別。那么端上桌的,到底是鮑珍魚翅羹,還是鮑珍粉絲羹呢。記者暗中取了樣,送到相關部門進行檢測,五天之后,檢測結果出來了,這道所謂的鮑珍魚翅羹,根本不含魚翅成份。
葉元春 浙江省消保委副秘書長:
以消費者的身份,在餐飲服務店購買了十余份的各個品種的魚翅羹,送權威的檢測機構鑒定,通過DNA的方式檢測發(fā)現,這些魚翅羹均沒有檢測到鯊魚的成份。
解說:
這是一家就餐環(huán)境相當優(yōu)雅的飯店,名字也很有詩意,叫做“世外桃源”。這里有一款海皇魚池羹,158元一份,那么這款海皇魚池羹怎么樣呢。工商人員進入操作間進行檢查,結果在這里沒有發(fā)現任何魚翅原料,倒是在一個柜子里發(fā)現了一些人造魚翅。這種人造魚翅的主要原料是綠豆粉和海藻膠,屬于一種合成的淀粉絲,這家飯店的負責人承認,他們的海皇魚池羹都是用這種合成的粉絲做的。
記者:
那你們覺得把合成淀粉絲當成魚翅來賣的話,你覺得這對消費者來說,不是一種欺騙嗎?
飯店人員:
我不干嗎。
記者:
你不干嗎,你動我攝像機干嗎?
主持人:
有業(yè)內人士說,在餐飲業(yè)里面,用這種合成的魚翅去充當一種真的魚翅,已經是一種半公開的秘密,這個秘密到底有多半公開,我們在淘寶網上,就在剛才搜索了一下,搜索到了這么一條專門賣合成魚翅的,它這上面特別標出是A級,而且它旁邊有一個注釋,什么樣的注釋呢,它本身分為ABC級的。請注意看,這個A級是口味最最最接近,用了三個最,接近真魚翅。什么地方用它呢,他的推薦是五星級飯店、高檔會所、專業(yè)燕翅鮑。還有B級,口味就是一個接近真魚翅,烹飪起來也非常不錯,是酒店的首選。最有意思的是他推薦的C級,口味和口感是稍遜于上面2個級別,家庭實用完全足夠。而且他最后的推薦是居家食用,性價比最好的選擇。我不知道在座的所有的觀眾,誰,哪一家每天做飯的時候會買這么一包,像粉絲又不像粉絲的假的魚翅會進行居家的烹飪。而且它的價格是多少呢,這個是A級,價格差一毛一百塊錢。這個一袋不知道可以做幾碗這樣的飯店里面做的魚翅。
剛才我們看到了一個在網上賣家是這么賣的,真做出來了,放到消費者面前,真的通過口感,就能辨出真假嗎?我們繼續(xù)關注。
(播放短片)
解說:
有知情人透露,目前有很多號稱提供高端自助餐的餐館在收買假魚翅,因為前來就餐的客人有不少是既愛面子,又極少有機會吃魚翅的年輕人,他們的鑒別能力差。
我們來到北京某知名連鎖自助餐廳暗訪,這里價格不菲,每個顧客要繳付198元的餐費。店方宣傳,這里能夠為每個顧客提供最優(yōu)良的環(huán)境和世界各地的珍肴風味。在餐廳的鮑魚魚翅區(qū),暗訪的記者向當職廚師要了一份魚翅羹,這份魚翅羹是否真的是拿魚翅做成的呢?中國農業(yè)大學的朱毅教授說,判斷一份樣品內,是否有魚翅,是有依據的。
朱毅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
如果它這確實是魚翅,那么它里面是有硫酸軟骨素,透明質酸,這些都是它的標志物。通常來說,如果說是真的魚翅,它的硫酸軟骨素的波動,大概會在1.2%到4%之間。硫酸軟骨素還是我們目前依賴儀器的時候,認為的一個最好的標志物。
解說:
然而經過檢驗,我們從這家餐廳提取的魚翅羹樣品中,硫酸軟骨素的含量為零,結論不言而喻。
主持人:
魚翅這種東西,之所以在宴席上會這么貴,因為被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名貴的補品,但是專家跟人們介紹說,這種名貴的補品并沒有什么補的作用。因為按照科學的分析,發(fā)現里面還有一些重金屬,比如說汞、鉻,對于人的神經系統,甚至腎臟都是有傷害的,但是古人說物以罕為貴,因為它少,所以它名貴,我們接下來就看看魚翅羹是怎么烹調出來的。
(播放短片)
記者:
那你們把合成淀粉絲當成魚翅賣,為什么要這樣做?
飯店負責人:
這個東西不要說,哪有為什么這樣做,這個是明知道的事情。說實話,就是配料這一塊,加上去也就是二十幾塊錢的事情。
記者:
你們是從哪兒進的貨?
某餐廳經理:
上海。
記者:
上海市場。
某餐廳經理:
對。
記者:
是批發(fā)市場嗎?
某餐廳經理:
批發(fā)市場。
記者:
像這個進貨的話,大概價錢是多少錢一包呢?
某餐廳經理:
大概一箱是十五包,一箱是四五百塊錢,三十塊錢一包。
記者:
這一包大概能做多少份?
某餐廳經理:
做五到六份。
解說:
根據這位餐廳經理的說法,我們算了一筆賬,一包人工合成假魚翅的售價是30塊錢,能夠做出6份魚翅,這樣一份用這種人造魚翅做成魚池羹的成本也就在五塊錢左右,而賣給消費者的價格竟高達一百五、六十塊,利潤高達三十倍。
記者:
像這個用人工合成的所謂的翅針來做魚翅的話,是不是在當地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某餐廳經理:
應該是每家酒店都這樣的。
記者:
每家酒店都這么做?
某餐廳經理:
嗯,這是肯定的。
解說:
用人造魚翅制作所謂海皇魚翅羹,到底是怎樣加工出來的呢,怎樣才能做到以假亂真呢?在一家飯店里,記者目睹了用人造魚翅制作魚翅羹的過程。只見他先將人造魚翅加水泡發(fā),他加的是熱水,泡發(fā)的時間前后只用了十分鐘。這位廚師說,人造魚翅不是真魚翅,泡發(fā)的時間不能長,泡的時間一長就發(fā)軟,那就不像魚翅了。
現在他開始調制湯料,這是制作魚翅羹的一個關鍵步驟,人造魚翅羹的味道能不能像真魚翅,關鍵就要看湯調得如何。他先是加了點南瓜茸,說是為了調色,然后再混入一些調料,邊調邊嘗,直到湯的味道像真的魚翅羹一樣。最后把人造魚翅放到湯中。
主持人:
如果按照專家的科學分析,假魚翅,人工合成的魚翅主要是由明膠做成的話,兩相對比,合成魚翅和真正的魚翅相比,還是合成魚翅對身體更沒有傷害一些。因為剛才說了,真魚翅里邊含有對人體有重傷害的物質,兩相比較,如果讓我選擇,我寧愿去吃假魚翅,因為它對人沒有什么營養(yǎng),但是最起碼也沒有什么副作用,它的營養(yǎng)價值是零,最起碼它不會是負。
接下來我們就連線北京大學的王錫鋅教授,剛才您聽了我的兩相比較,我不知道您的看法是什么。
王錫鋅:
應該從兩個層面來看魚翅消費的混亂的市場。首先,其實前面短片中看到的,所有的魚翅市場上所謂“公開的秘密”,也就是用人工合成的方式來做這種所謂的假魚翅,這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當然它是一個法律問題,因為消費者支付了比較高的成本,這種價錢,然后去買到的可能只是粉絲。所以在這里,如果我們從商家來說,這種商業(yè)的不成性,甚至商業(yè)的欺詐,應該說是一個明顯的法律問題。
當然在這里,其實也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論是從合成魚翅的批發(fā)商,到餐館的經理、廚師,甚至到餐館的服務員,其實他們都是很坦誠的,他們一再重復一句話,所有的人都是這么做的,而且這個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所以這種欺詐,也可以講,大家是利用了這種魚翅消費的某種潛規(guī)則的心理,所以這是一個層面上,我們看到混亂的市場,的確是存在這種商業(yè)欺詐。
但是另一方面,像您剛才說到的,如果是一個真魚翅,可能是有害的,而假魚翅至少是無害的。但在這里,您剛才說到的是,你認可吃人工合成的魚翅,但是我們問到的是,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コ阅兀?/font>
主持人:
所以您說到的問題,您說到底在宴席上,是什么樣的宴席更需要魚翅?
王錫鋅:
魚翅的消費文化,盡管籠統地說是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中的一個要素,很多人會認為燕鮑翅,尤其是翅,可能是非常名貴的食材,是高檔的菜肴。因此它已經可以被當作一種公務的消費,官場飲食的文化,公務商務宴請的標志,它代表著某種高檔、某種體面。所以我覺得可能是這樣的一種心理,讓我們在真和假之間還要做一個選擇。其實吃了真的也許是有害的,吃了假的很不劃算,而且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為什么不可以不吃呢,這里面實際上我們看到一個混亂的市場,其實是因為畸形的消費心理帶來的。
主持人:
王老師,你看我們一塊兒去看一個數字,這是《中國經濟周刊(微博)》在2012年的一期里面提供的數字。他說“據魚翅加工、批發(fā)企業(yè)內部人士透露,北京是一個很好的市場,而且是有可能全國最大的市場,每天干魚翅的消費量在5000斤左右。5000斤是什么概念呢?5000斤的干魚翅,就相當于1.5萬斤-2萬斤魚翅食材,一碗魚翅湯的價格大概是在388元到488元。北京某家豪華飯店的魚翅湯,曾經賣到過1800塊錢,如果按照每天消費15000斤魚翅,每碗魚翅湯中的魚翅含量為30克,每碗魚池湯的售價為400元,粗略計算下來,北京地區(qū)每天的魚翅消費額是1個億,年銷售額是365億。
看完這個數字讓人感覺到觸目驚心,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又覺得從某種方面來說,我要帶引號地去感謝這個假魚池,因為有了合成魚翅,可以讓更多的真魚翅,真的鯊魚免遭殺害。但是我僅僅從這個角度去看,您怎么看待剛才提到的一系列的數字?
王錫鋅:
我關注的是業(yè)類,就是魚池業(yè)這個業(yè)類。他們一再強調,北京是一個很好的市場,這個是非常值得我們去進一步研究的現象,當然我們并不知道北京是不是中國最大的魚翅的消費市場,但是僅僅是剛才的新聞周刊披露的這個數據,就已經讓我非常的震驚,僅僅是魚翅這一道菜的消費,一天就是一個億,一年就是365億,那當然因為這樣的一個魚翅的消費,拉動的肯定還會是一個更大的數字,一個天文數字,因為任何一場飯,魚翅不過是一個開胃菜,沒有辦法只吃魚翅這個宴席就算了。
為什么北京會成為這么大的,或者說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呢?因為我們知道,就人口來說,上海、重慶等等這些城市,可能它人口比我們更多,就商業(yè)活動的活躍程度來說,上海、廣州這些地方商業(yè)活動也是極度活躍的,為什么北京會成為最大的市場,或者最少是成為最大的市場之一,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可以發(fā)現,這里面公布的宴請,有的時候是公款的宴請,可能占了很大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魚翅作為飲食的所謂高檔菜肴的符號,很可能是因為公務的宴請而帶來的,因為主流的官府的飲食消費的文化,往往對商界,既有商界,又會對社會的飲食文化帶來某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這個是我特別關注的現象。
主持人:
好,謝謝王教授,稍候繼續(xù)跟您連線。剛才我們說,北京是一個這么大的市場,這里面有一些是造假的魚翅,合成的魚翅,人們就要問了,那些真的魚翅是從哪兒來的呢?
解說:
2012年11月12日,江門海關緝私部門展開收網行動,現場抓獲多名涉嫌走私進口魚翅的犯罪嫌疑人,扣押魚翅、海參等高檔海珍品走私貨物,共計272.53噸。江門毗鄰港澳,是著名的僑鄉(xiāng),也是全國最著名的魚翅加工產業(yè)基地。2012年5月,江門海關審單官員在調閱報關單據時,發(fā)現江門某魚翅加工企業(yè),連續(xù)三年報價不變,且報關價格遠低于國際行情。但這家公司銷售給客戶的成品價格卻是隨行就市,十分高昂。這種情況引起了緝私部門的警覺,從而開展調查。原來這家公司近年來與境外不法中轉商勾結,隱秘原始單證,開據虛假單證,以低于真實成交價三分之二的價格,報關進口魚翅的原料。
黎對貞 江門海關副關長兼緝私局局長:
我們近期查獲的涉案這個公司,應該說它在行內的業(yè)務量是挺大的,它的老板在香港,在這個行業(yè)也有一定的地位。
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這個公司主要通過在香港的四家關聯的公司進行洗單,然后實施低報價格走私。
解說:
初步統計,這家公司前后涉案貨物高達4967噸,平均低報幅度達66%以上,走私的貨品總值超過3.14億元人民幣。
黎對貞:
在香港,他們自己重新制作一套對付海關,應付海關的一套單證,我們稱之為叫“洗單”。通過洗單之后,將成交價比較高的魚翅,報成成交價比較低的魚翅,從品種、品名、規(guī)格、單價,來實施低報、瞞報價格。
解說:
這是一個由代理公司,境外供貨商和國內貨主三方勾結而成的走私鏈條。首先,代理公司是洗單行為的推手,為吸引客戶,他們推出超低價的包稅業(yè)務,為賺取額外收益,境外供貨商大力配合,制作傳遞了真假兩套報關單證。而國內貨主,有的是主動上鉤,有的則是被動參與。行業(yè)內大家都這樣干,你不干就只能吃虧,最后洗單要成功,必須依靠地下錢莊來洗錢。
周檢平 江門海關緝私局緝私處副處長:
走私分子他進來的價格那么低,但是最后實際交易的價格,是要按實際付費給國外客戶的。這個錢,如果他的貨物是在大陸銷售的,銷售多余的錢,他要想辦法弄出去,找相關的人,想辦法通過地下錢莊的形式。地下錢莊實際上就是有人來做這一塊事,他幫你,你把錢交給他,他幫你想辦法帶到境外,實際上就是洗錢。
解說:
利用洗單手法,貨主單位的報關價格只有真實價格的三分之一,使國家關稅嚴重流失。更為可怕的是,這樣的潛規(guī)則,會使一些原本規(guī)矩做生意的公司,面臨價格競爭壓力,也不得不觸犯法律。
據了解,中國并非魚翅原料的主要產地,因此,商家需要從西班牙、印度尼西亞、莫桑比克、菲律賓等國家進口。目前,我國魚翅進口稅率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取更大利益,不惜鋌而走險,以各種手法進行魚翅走私的活動。
據海關統計,近五年來,查獲案件超過40起,案值達6億多元,查獲各類干魚翅、凍魚翅超過一千噸。
主持人:
需求是最大的對手,有了需求,人們就可以去研究一些合成的魚翅,同樣有了需求,人們就可以去想辦法,去走私。我們再看一組數字,這是人民網提供的,在短短30多年的時間里面,全世界魚翅貿易的總量從不到4000噸,激增至14000噸,其中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三地魚翅消費,占據著全球魚翅貿易和消費的95%以上。
接下來我們繼續(xù)連線王教授,說到這樣的一個數字,你就可以看出來,主要都是中華文化圈在消費這樣的魚翅。有可能嗎,把魚翅消費的文化從根上給它除掉?
王錫鋅:
坦率說,關于魚翅的消費文化到底是不是一種,是一種低度文明的,或者說我們飲食的文明程度比較低,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也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有人指出,一味地去貶低我們自身的飲食文化的某些傳統因素,它可能是一種文化不自信,或者說后殖民化這樣一種心理作祟。
但是從動物保護或者飲食文明的角度來說,畢竟消費魚翅還是存在很多反對的聲音,所以這種聲音,不同的聲音,當然,是可以多元并存的,但是我覺得,如果說從這種魚翅的消費來說,我們要看這種文化,首先要弄清楚,這種文化的源頭在哪里。因為魚翅的消費的文化,它應該說主要的不是在民間,魚翅的消費不是居家的消費,居家消費并不是主要的,而且主要是在公務、商務這樣的活動中,特別是公款的消費,如果說我們真正要反思這種文化,或者說反思這種文化的根源的話,必須要改變那種公款消費的模式,特別在公務和商務消費中要鼓勵。
主持人:
您說到這兒,我剛才提到這個數字的時候,您別忘了,中國大陸和香港、臺灣,如果是公務消費,那怎么解釋香港和臺灣的魚翅消費量也很大?
王錫鋅:
實際上這種文化因為是從傳統的中華文化,我們并不僅僅是像中國大陸的文化。今天可能大家都在反思,如果對這些數據進行一些細分,我們可以看看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消費的95%里面有多少是在大陸消費的,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多地去對這種飲食文化進行反思,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我覺得從根源上遏制,這是關鍵。
主持人:
好,謝謝王教授,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實際上讓人們陷入到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像魚翅這樣的話題,是吃還是不吃,吃要么就是假的,誰都不愿意去消費一個假的東西。但是如果你吃真的話,反而對你的身體有傷害,我們不妨問自己,面對這樣的一種讓人割舍不得的東西,我們難道真的就不能放棄嗎?好,今天的節(jié)目就是這樣,感謝您的收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