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1 09:08: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當一個集軍人、藝術家、法學博士等多面思維的經濟金融專家掌舵保險監管領域,他會為中國保險業帶來怎樣的改變?上任一年多,一個轉型發展中的保險業替保監會主席項俊波給出了答案。
保費低迷逐步緩解,銷售誤導明顯改善,投資渠道大大放寬,產品和渠道創新加速……2012年的中國保險業,盡管仍面臨著一些謎團與困惑,但“求新”“求變”顯然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氣象。
而回想一年前,項俊波履新之時也是國內保險業由盛趨緩之際:在行業缺乏信譽、人員缺乏高層次、產品缺乏競爭力的困擾中,保險業放慢了狂奔20年的粗放式增長步伐。而由于資本市場趨弱,加上缺乏合理的投資路徑,險資投資收益率低下且面臨錯配風險。
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盤根錯節的歷史難題都交到了彼時尚未有過保險從業經驗的保監會新任主席項俊波手上。然而,在他面前,也許再多的問題都不顯紛繁,因為他的履歷的復雜程度絲毫不遜于他接手的這盤亂棋:他曾奮戰在老山前線的硝煙中,他是詩人、作家,是獲得過電視劇“飛天獎”一等獎的優秀編劇,他曾為審計戰線的一員勇將,他曾出任央行副行長,他曾帶領最后一家國有商業銀行農業銀行上市。
而現在,他成了保險業的領軍人物。項俊波清楚,一個行業要發展首先要利于社會,利于民眾。而讓保險普惠大眾,有望成為破解保險“圍城”的利器。因此,項俊波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直接對準了抹黑行業口碑、社會糾紛不斷的車險理賠難和壽險銷售誤導問題“讓理賠難和銷售誤導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整頓行業秩序中,項俊波雷厲風行、果敢剛毅的軍人做派充分體現了出來,公布投訴情況、違規點名通報、懲處責任人等一系列嚴厲措施的影響下,相關投訴明顯減少,行業形象正在改觀。
由于險資投資范圍受限,資產負債久期錯配的問題一直阻礙著保險業發展。為了改善保險業投資收益率,推動險資運用市場化進程的推進,項俊波任職半年,就陸續發布了13項投資新政:股權投資,不動產、股指期貨、境外投資等一系列渠道大門放開。“保險公司在標準游泳池范圍內,可以隨意游。”他說。
其實,項俊波要的不僅是立時生效,他看得更遠,而且直指行業監管的核心問題。金融危機后,世界各國紛紛對金融業監管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強化資本監管。在這一點上,項俊波也為中國保險業設計出了一條十分清晰的道路,即用3至5年時間建立與國際接軌、符合國情的險企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
“嚴監管”是項俊波上任以來,最具特色的執政綱領。記者初步統計,今年以來涉及保險相關政策已經出臺了近百項。“先發展、后規范”的代價是巨大的,在轉型中的陣痛也不可避免,但為了保險業在社會發展中的使命,為了保險業的明天,在項俊波看來,這個代價值得付出。
對話項俊波
提升保險業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參考報》:當前,全國掀起了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熱潮。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對做好保險工作有什么樣的重要意義。
項俊波:黨的十八大報告,總攬全局、高屋建瓴、內容豐富、思想深刻,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行動指南,是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綱領性文獻。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對指導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的保險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是黨的十八大為保險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保險業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努力把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與保險業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用科學發展觀進一步統一行業思想和行動,以科學發展的理念進行行業發展和監管的頂層設計,繼續深化保險業改革,大力完善保險監管,切實保護被保險人利益,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是黨的十八大為保險工作明確了戰略定位。保險業學習十八大精神,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找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切入點和著力點,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獨特的風險管理功能和社會保障功能,不斷豐富服務內涵,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黨的十八大為保險發展帶來了全新機遇。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保險業一定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大局,充分發揮保險的功能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經濟參考報》: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是當前各行各業的重點工作,保險業打算怎樣結合自身的行業優勢,在服務國家大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項俊波:第一,要在完善現代金融體系中發揮作用。保險業的發展壯大對于優化金融結構、提高金融體系運行的協調性和穩健性具有重要意義。保險資金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特點,通過保險資金運用建立起來的社會融資機制,有助于解決我國金融體系中普遍存在的資金“借短用長”“借長用短”的問題。
第二,要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中提供支撐。我們要抓住有利時機,立足我國實際,借鑒國際經驗,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因地制宜,通過提供經辦服務、提供補充醫療和養老保險、積極發展商業健康和養老保險等多種方式,主動參與社會保障體系改革。
第三,要在完善農業保障體系中貢獻力量。發展農業保險,對于更好地服務“三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要在完善防災減災體系中發揮優勢。利用保險機制預防和分散災害風險并提供災后損失補償,是加強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近20年來,國際上自然災害的保險賠付金額一般都占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的30%-40%,我國的這一比例僅為3%左右。
第五,要在完善社會管理體系中建功立業。當前,我國社會管理的任務艱巨繁重。保險業要積極探索參與社會管理的渠道和途徑。
《經濟參考報》: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提高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競爭力,維護金融穩定。請問保監會在提高保險業競爭力方面,有哪些考慮?
項俊波:這是十八大對保險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我們對實現這個目標充滿信心。
一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推進重點領域創新發展,把我國保險業建設成為一個現代的、有創造力的行業。不斷完善保險市場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保險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根據保險市場的發展實際,穩妥推進保險費率市場化改革。
二是堅持專業化經營,不斷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把我國保險業建設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有競爭力的行業。加快保險創新,打造產品豐富、渠道多元、服務優良的生動局面。
三是堅持法制化方向,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把我國保險業建設成為一個可信賴的、有吸引力的行業。
四是堅持國際化道路,繼續全面深入對外開放,把我國保險業建設成為一個成熟的、有影響力的行業。
《經濟參考報》:明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后的第一年,明年保險監管將踐行什么樣的工作思路?
項俊波:新的一年,我們將堅決貫徹執行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各項部署,以提高保險業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穩中求進,扎實開局,進一步深化行業改革開放,進一步強化創新驅動,轉變發展方式,增強行業發展的內生活力和動力,保持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關于明年的監管工作,我們打算主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守住防范化解風險的底線。繼續把防范風險作為保險監管的重中之重,不斷鞏固和健全風險防范的制度機制,加強對風險的預警和識別,對風險始終保持高度警覺,強化防范措施,確保不出現系統性、區域性風險。
二是推進現代保險監管體系建設。著手建設既符合我國實際又與國際標準趨同、既適應我國保險業發展階段又面向未來的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保險監管體系,深入探索現代保險監管規律。
三是繼續做好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工作。探索建立保護保險消費者的長效機制,加大保險產品監管和銷售維權監管力度,依法嚴厲查處保險消費侵權行為。
四是不斷提高行業服務能力。以更好地服務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和創新社會管理為著眼點,以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為切入點,根據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不斷豐富保險產品的種類,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保險保障需求。
(李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