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3 08:48:0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日前,對紐瑞滋奶源的質疑在行業內引起風波。
昨日,紐瑞滋創始人、CEO劉寧獨家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奶源100%來自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公司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使用其他企業的奶源。公司采用干法工藝,其原料來自于恒天然的奶粉。
恒天然方面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確實與紐瑞滋有上下游供應關系,實際上我們恒天然先對原料做粗加工,做成大包裝粉,再將產品賣給深加工的企業,也就是紐瑞滋授權生產的廠家。”
記者了解到,紐瑞滋在海外注冊,但其產品只供應中國市場。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專供中國市場的企業,需要對其加強管理,明確其合法來源,加強認證和監管。
紐瑞滋:采購奶粉而非鮮奶
昨日晚間,紐瑞滋發表聲明稱,其旗下生產的11款乳制品全部符合新西蘭食品安全部門和中國海關總署、質量監督部門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其金裝嬰幼兒配方奶粉制造采用的為干混工藝。
“我們的奶粉是在新西蘭包裝完畢的,用的是干法工藝,不是用鮮奶,因此說恒天然沒有向我們提供鮮奶也是對的,但我們的原料是恒天然的奶粉,奶粉最開始肯定是鮮奶做的。”劉寧向記者表示,“我們采購恒天然(原料)是一批一批來的,恒天然每個季度價格都是變化的,因此我們的價格也是按照國際乳品價格變化而來的。并且根據季節的變化,每次采購的量也是不一樣的。”
凸顯監管空白
此前,劉寧曾表示,由于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其產品只在中國市場銷售。實際上,類似只供中國市場的洋奶粉并不在少數。
記者了解到,自2008年三鹿三氰胺事件以來,不少企業家到國外注冊公司,使用國外奶源進行加工生產包裝,再賣到國內。
乳液專家王丁棉向記者表示,對于這種在國外的生產只針對中國市場銷售的企業,國家對于這方面并沒有監管,只是對入關產品進行檢查,而對于和企業生產相關的方面屬于當地政府進行監管。
“如果是合規企業,拿到當地政府的生產許可和出口許可就可以,都是在政府監管下的,應該沒問題。但并不是每一批進入中國的產品都是合格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乳業分析師告訴記者,目前對于國外注冊的企業,并沒有聽說國家方面有什么監管,只要公司手續合法都可以進來,在奶粉品牌管理方面目前也還沒有什么措施。他表示,“作為主要消費市場的中國,應該對現有的品牌進行梳理,明確合法來源,保障產品安全性和正當品牌企業的合法權益。”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