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5 08:33:00 來源: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網上主婦的持家經:基金定投3年跑不贏定存 漫畫/余寧山
微博微信橫行,拿個手機可理財可炒股,有人熱衷淘寶購物,有人則熱衷與其他主婦交流持家心得,甚至是自己的選股經和理財經。記賬網站上,主婦們頻頻圍觀網友理財話題,有人咨詢,有人答疑,有人曬收益,有人侃虧損,還有學財務的主婦自制月度開銷分類示意圖,引發他人效仿。可謂“家家有本理財賬,如今主婦網上談”。
出頭的椽子先爛。財不露白歷來是國人的持家傳統。在公共場合談投資,收益有多少,曾經虧過多少,哪個渠道的投資曾經帶來過意外驚喜,并不合乎人們的生活邏輯。即便在銀行網點的貴賓室里被理財經理問及家庭資產狀況時,不少長沙人都會習慣性地先旁顧左右。不過網絡的隱秘感使得在網上分享持家心得變得流行起來。
求支招
理財算收益除360還是365?
21萬元買銀行理財產品,期限149天,預計年化收益率4.9%,到期能拿到多少收益呢?年輕的準婚族“笑笑”在記賬網站發帖子求賬友支招。有經驗的主婦“3年3班”則以2013年9月24日開始計算為例,為其列出了收益計算公式,稱到期日是2014年2月19日,到期收益計算公式為:收益=(利率)4.9%/365天(天數)×149(存款天數)×21萬(額度)=4200.575元。
不過賬友“細水長流”提醒,不同銀行的計算有細微差別,有的銀行算法是除以360天,有的則是除以365天。得到眾多素不相識賬友的熱心答疑,“笑笑”感慨稱,“自己長這么大,今天才知曉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計算方法,感覺很囧,但現在知道應該也不算晚?!?/font>
記者昨日登陸工行、中行、農行、招行、浦發等銀行官網查看了其提供的理財產品說明書后發現,理財產品均按365天計算日息。
曬賬單
定投3年跑不贏銀行定存
主婦“桃子”昨日發帖曬出了自己基金定投3年的賬單,感慨基金定投并不適合長期持有。她從2010年10月開始定投兩只基金,一直堅持到今年5月。
記者注意到,她曬出的基金成績單上,金鷹中小盤的定投成本為15441.47元,贖回時市值為16436.62元,除掉手續費,持倉收益959.31元,近3年收益率為6.21%;華夏優勢基金定投成本為19244.22元,贖回時市值為20065.20元,除手續費后收益為779.45元,近3年收益率為4.05%。“桃子”發現,金鷹中小盤僅僅跑贏了定存利息,華夏優勢連三年期存款利息都沒達到。
“桃子”總結稱,投資基金和股票一樣,無論是一次性買入,還是定投,都要見好就收,保住收益再說。如果聽信所謂“磚家”的基金長期持有,那么真金白銀的虧損就得自己承擔。
對“桃子”關于定投的分析,不少主婦表示認同。網友“淡淡風雨”跟帖贊成,稱自己買股票和定投基金,定了一個條約:達到7%的年化收益就贖回,這樣能保證收益比國債利率高一點。目前的幾筆投資證明自己這個決策是英明的:華夏大盤定存了7個月,每月投300元,共投入2100元,然后賺了150元左右,上個月就贖回了。股票也是如此,達到預計收益就落袋為安了。
學記賬
財務主婦專業精神被膜拜
除具體投資問題,不少剛加入網絡記賬的新主婦們對行家里手前輩的記賬總結方式頗感興趣。從事財務工作的主婦“幸福密鑰”曬出了自己獨特的記賬方式,每個月底對夫妻雙方收支分門別類做出表格,有預算,有實際花銷金額,有月度結余和年度結余,有娘家花銷,有婆家花銷,堪稱持家里手。此外,對本月支出中,各類別超出預算的金額,她還用紅色標出,并注明了用處和緣由,結余部分則作為每一個項目的存款基金,超支部分在下期金額中扣除。
以其2013年10月份的收支情況表為例,日常消費超支201.2元,原因是“買了張床120元,老公買杯子30元”;健身醫療超支269元,原因是購買了血壓計299元;育兒費用超支795.3元,原因是孕檢花了660元,孕婦奶粉花了60元;柴米油鹽超支202.3元,因為“5口人的菜基本我們買”;外出就餐超支82.6元,因為早餐基本在外吃……算下來,全月預算2402元,實際支出則為4627.1元,其專業和清晰做法被其他記賬主婦頂禮膜拜。主婦“香草”等則紛紛評論稱“會持家,生活才捋得順”。
(記者 李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