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0 08:21:00 來源:東方今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導讀:當面對各家銀行琳瑯滿目的理財產品時,公眾投資者在購買時該注意些什么呢?公眾投資者要做到知而后行,概括起來就是“一問、二看、三購買”。
說起銀行理財或理財產品,就不能不提光大銀行。早在2003年,光大銀行就開始在河南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如當時A計劃、B計劃的推出,使省會鄭州的大街小巷刮起了一股紫色旋風,“陽光理財、全家信賴”伴著這股紫色旋風,飛入了普通民眾的視野。
當面對各家銀行琳瑯滿目的理財產品時,公眾投資者在購買時該注意些什么呢?公眾投資者要做到知而后行,概括起來就是“一問、二看、三購買”:
“一問”,就是公眾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前,應詳細詢問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依托物是什么、購買產品風險有哪些、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多大,等等。目前,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比較豐富,每種理財產品的風險程度不同,有低等、中等和高風險產品,因此,在決定投資之前,一定要向銀行專業理財經理問清楚購買產品的風險評級處于哪種水平、都有哪些風險、哪些適合自己購買、哪些不適合自己購買。
“二看”,就是要看理財產品的說明,選對銷售銀行和理財品種。每家銀行的理財產品自成體系,銀行理財產品的說明書整體是比較詳細的,建議公眾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耐心研究,將其看完整,里面會詳細說明該產品的風險揭示、防范措施、風險評級、預期收益率等;而且,對于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投資者還要看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歷史上在市場的表現,或者新發售理財產品的公司的資本運作能力和經營風格。
“三購買”就是指問清楚、看明白之后,公眾投資者就可以購買理財產品了。但投資者還要結合自身的資金實力、投資期限、個人偏好等,邀請銀行專業的理財師進行理財規劃設計,取得最佳的投資理財組合,獲得較好的投資理財收益。
(記者 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