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5 08:58: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承保利潤率明顯下滑是車險費率市場化延后的一大主因。今年上半年,整個財險業綜合成本率約為96.8%,與去年上半年的94.3%相比,升幅較大。也就是說,承保利潤率(1-綜合成本率)已從去年同期的5.7%降至今年的3.2%
作為保險費率市場化的兩大環節,車險費率改革與人身險定價利率改革很可能難以同步。后者已獲批準實施在即,前者則因多個原因行將延后。
上海證券報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原本預計于今年9月之前啟動的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目前最新明確的時間表是力爭三年內完成。在改革進度上,也不再是最初計劃的一步到位,而是分階段分步驟進行,即“先統一、后差異”、“先條款、后費率”。
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的延后,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財險業承保利潤下滑的進程。
三年內分步驟完成
在此之前,市場對車險費率市場化時間表的預期,一直都早于人身險定價利率市場化。然而,最新的跡象表明,車險改革將會延后。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在本周一次閉門會議上透露,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將力爭在三年內完成。這與此前“今年9月之前啟動”的消息,顯然變動不小。
而在改革進度上,也不再是最初一步到位的表述,而是三年內分步進行,“先統一、后差異”、“先條款、后費率”。即先由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統一示范條款,而后符合條件的財險公司再根據自有數據擬定商業車險的條款和費率,最終形成“以協會條款為基本保障、公司個性化條款為補充的多元化商業車險條款體系”。
這樣一來,大型財險公司真正具備自主定價權的時間也將晚于市場預期,整個車險市場的大規模惡性價格戰短期不會出現。
在部分財險公司負責人看來,改革的延后,對于處在盈利下行周期的財險業而言,好似一場“及時雨”,在一定程度上將緩解財險業承保利潤下滑的進程。
財險三巨頭綜合成本率上升
近期以來,承保利潤率明顯下滑,被視為車險費率市場化延后的一大主因。
財險業承保利潤率的逐步下滑,令部分財險業人士對改革的啟動時間和力度頗有微詞。有觀點認為,改革的推進將帶來保險責任擴大而費率卻面臨下調壓力,改革一旦啟動,將會加速行業承保利潤下滑的趨勢。
財險行業的自身特點決定了綜合成本率始終呈現周期性的特征,在連續三年景氣周期后,財險業從今年初開始,費用率逐步抬頭。可以說,財險業正步入下行周期,已是不爭的事實。
上海證券報獨家獲悉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整個財險業綜合成本率約為96.8%,與去年上半年的94.3%相比,上升幅度較大。也就是說,承保利潤率(1-綜合成本率)已從去年同期的5.7%降至今年的3.2%。
占據著國內半成以上江山的財險三巨頭,其數據更具說服力。今年上半年,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的綜合成本率分別由去年上半年的92.4%、93.1%、94.2%上升至94.0%、95.4%、97.3%。也就是說,這三家的承保利潤率分別為由去年上半年的7.6%、6.9%、5.8%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6%、4.6%、2.7%。
考慮到財險業往往下半年的綜合成本率會高于上半年,因此,有投行人士預計,較上半年的96.8%,今年全年整個財險業的綜合成本率會再提升約兩個百分點。“如果按照之前預期今年就啟動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那么整個財險業的承保情況,到年底時可能就會接近盈虧平衡線。”(記者 黃蕾 編輯 顏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