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2 08:43: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一個廣被河南銀行業引用的數據是,全國貸款與GDP比例約130%,而河南省的比例為70%左右。做大河南金融的潛力一直存在。
而現實情況是,2012年,河南全省GDP接近3萬億,僅次于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但相比這四個省份,河南本地法人銀行機構較為分散,且沒有達到與經濟相稱的規模。
目前,河南有17家城商行,數量上超過其他省份,但單個法人機構實力不強。全省資產規模過千億的城商行僅鄭州銀行一家。
一位接近河南銀監局的人士對記者稱,“上半年,省銀監局力促法人機構改革增資擴股,舉辦了幾次推介會,現在南陽銀行、鄭州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有突破”。
與此同時,盡快組建中原銀行,以此統籌調配17家城商行之間的資金盈余,提高資金利用率的呼聲亦逐漸高漲。
“中原銀行”呼聲高漲
“繼續加強省級銀行組建工作。”這是河南銀監局近日召開的年中會議的最新表述。在今年初,河南銀監局局長李伏安就曾表示,全國多數省份都有自己的銀行,河南也要有。據記者統計,目前全國20個省份擁有省級城商行或者股份制銀行。
事實上,在河南金融監管部門和銀行業中,這一直是熱議的話題。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行長劉衛星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就建議盡快組建中原銀行,“河南設立省級法人銀行,既必要,也可行”。
“17家城商行都是獨立運作,受地域限制,有些城商行有大量資金無法貸出,有些城商行則缺乏資金放貸。要改變金融短板的問題,河南需要一家省級的商業銀行,用于統籌調配各城商行之間的資金盈余,更好地將資金運用于建設中,提高資金利用率。”河南省政府金融辦主任孫新雷近期也表態。
“現在已在做省級銀行的籌備工作,主要環節在于國家層面審批通過。”上述接近河南城商行人士稱。
記者獲悉,近期,在對2012年度全國城商行的監管評級中,鄭州銀行首次晉級為二類行,為河南省內第一家。而在該省,全國城商行一類行處于空缺狀態。
根據銀監會要求,達到監管2級的城商行可以每年在省內設立2家異地分行、上市融資、設立基金公司(連續3年達到2級)等。
“引進戰略投資者后,鄭州銀行已在啟動上市前期準備工作。”上述接近河南銀監局人士稱。鄭州銀行也加快了省內布點,據悉,鄭州銀行已獲批設立洛陽分行。
不過,鄭州銀行還難以緩解河南對省級銀行的需要,僅以規模來看,截至2013年4月末,鄭州銀行資產達1122.13億元,較全國省級銀行規模仍差距不小;以業務輻射來看,鄭州銀行只在河南南陽、新鄉設立分行,省外則無布點。
外引內促
上述接近河南銀監局的人士稱,上半年該局提出“外引內促”,對于本地法人銀行機構推進增資引進優質投資者。截至一季度末,河南城區農合機構法人持股比例達到50%(含)的機構15家,占比44.12%;縣域法人持股比例達到35%(含)的機構56家,占比51.38%,均高于去年末水平。
此外,記者獲悉,上半年河南已有19家農商行開業,3家批準籌建,5家籌建材料上報銀監會。
“對于城商行,上半年銀監局通過洽談會、推介會等形式,南陽銀行已與中信銀行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大唐電力、鄭州宇通、河南天瑞已形成入股鄭州銀行的初步意向。”上述接近河南銀監局的人士透露。
李伏安表示,“歷史遺留的體制機制問題基本解決到位,各項經營、監管指標都處于良好狀態,河南城商行當前唯一的問題是資本金實力不足、股東結構單一”。
作為一個農業大省,河南村鎮銀行建設較為迅速,上半年,隨著周口項城中銀富登村鎮銀行開業,河南18個省轄市村鎮銀行實現全覆蓋,領先全國其他省份。
“臺灣第一銀行已籌劃在我省批量發起設立5家村鎮銀行,現在基本談妥。這還是全國首個臺資銀行在內地首次發起設立村鎮銀行。”上述接近河南銀監局的人士稱,待簽訂“海峽兩岸服務貿易架構協議(ECFA)”并在銀監會備案后,5家村鎮銀行即可組建。
記者同時獲悉,近期召開的河南銀監局年中會議披露,河南銀監局上半年首次完成17家城商行科技風險監管評級,對全部城商行異地災備建設開展數據可用性驗證,10家城商行建成同城系統災備中心。
這也是繼去年引導17家城商行成立流動性準備基金后,河南省銀監局防范地方金融機構風險又一新動作。
截至6月中旬,河南省銀行業貸款余額22196.59億元,較年初增加9.01%,新增貸款近三年最高。截至5月末,河南銀行業不良貸款增加11.38億元、不良率下降0.1個百分點。(喬加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