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7 09:05:00 來源:證券市場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6月6日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形成期限倒掛。在此一金難借的交易日,招標發行的農業發展銀行金融債,不僅中標利率大幅攀升,而且遭遇流標。
資金面偏緊難以緩解的情況下,機構的配置需求被抑制。有交易員透露,本次農發債為200億元6個月期,實際發行并未發滿。不過在部分交易員看來,結合近一段時間的流動性看,流標也并不意外。
實際上,近年來在資金緊張時,包括國開債、電網債等大額金融債和高等級信用債也曾經遭遇過流標的尷尬。
本次中標部分也以高收益率發行。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預計本期債券中標利率在3.28%-3.38%之間,但公布的參考收益率達到3.45%。目前可供參考的6個月期非國開政策性銀行金融債,其收益率也僅在3.30%附近。
同樣在6月6日早間,央行繼續發行110億元3個月期限央票,并進行了100億元28天期正回購,中標利率持平。即便央行本周凈投放1600億元,但仍不足以滿足市場對于資金的需求。
在盤中,銀行間流動性指標7天回購利率一度飆升至7.0%。“資金緊得不行了,”一位交易員驚呼道,“這樣的利率水平,頭寸已經很難平了。”
以往資金緊張時,國有大行往往被其他機構期盼扮演“撒錢”的角色。但早在6日資金交易開始前,即有一國有大行交易員私下表示,該行資金同樣緊張,難以“支援”同業。這將會把壓力直接傳遞給如股份制行等交易對手,進而波及規模更小的金融機構。
市場普遍認為,貿易融資套利活動冷卻導致熱錢消散,進而引發外匯占款規模驟然下降,是本輪資金收緊的直接導火索。隨著監管層開始清理貿易融資的套利空間,大規模融資套利嘎然而止,銀行間市場資金驟然緊張。
此外,外管局要求銀行補充外匯頭寸、金融機構準備金補繳等因素疊加,也加劇了資金面的緊張程度。
目前仍有機構在試圖通過滾動隔夜資金來滿足需求。但隔夜資金甚至更加昂貴,盤中觸及7.5%,目前報7.2%,與7天回購形成190BP的價格倒掛。這凸顯部分機構頭寸難平,不惜擲下血本。
“資金的緊張不是短期沖擊,而是中期因素。”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石磊提醒市場稱,“目前需要抓緊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