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8 08:33:00 來源:金融投資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日前,浦發銀行(行情,資金,股吧,問診)與中國移動在上海聯合推出了國內第一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基于手機SIM卡的手機支付銀行卡,國內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NFC手機支付系統正式誕生。
日前我國首款銀行卡完整植入手機的SIM卡產品正式發布,國內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NFC(近距離非接觸技術)手機支付系統就此誕生。
據記者了解,這種新發布的SIM卡,可同時兼容多家銀行的銀行卡系統,這為“去銀行卡”的時代的到來拉開序幕,成為業內人士眼中手機支付行業的里程碑事件。
SIM卡可植入20個賬戶
你還認為必須帶上手機鑰匙銀行卡才能出門嗎?這種觀念早已跟不上潮流,手機正式取代銀行卡不再是遙不可及。日前,浦發銀行與中國移動在上海聯合推出了國內第一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基于手機SIM卡的手機支付銀行卡,國內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NFC手機支付系統正式誕生。
所謂NFC手機支付,即將銀行卡信息寫入手機SIM卡,無需通過銀行網點或自助設備,可直接使用手機完成賬戶充值、支付、換卡等諸多服務。中國移動相關人士表示,新發布的SIM卡不止支持浦發銀行,同時也對招商銀行(行情,資金,股吧,問診)、中信銀行(行情,資金,股吧,問診)、光大銀行(行情,資金,股吧,問診)等多家商業銀行開放,而一張SIM卡可搭載超過20個商業銀行賬戶。
記者從浦發銀行方面獲悉,上海、廣州、長沙將成為SIM卡換新工作的首批城市,從今年8月份開始,SIM卡換新工作將在浦發銀行全國網點中展開。業內人士認為,該行自2011年率先推出手機支付產品以來,已經積累了90萬名手機支付用戶,這無疑為NFC手機支付系統的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艾瑞咨詢互聯網金融行業分析師王維東認為,手機支付行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已經掃清基本障礙,為了不錯失巨大的市場份額,不管是銀行、運營商還是銀聯,大家采取合作的方式,利用彼此之間的技術和客戶等優勢,最終贏得市場。
“在移動支付發展的高速成長階段,要想取得行業的突破,關鍵點在于整個產業鏈的通力合作。在這一產品發布之前,不管是運營商和銀聯,還是運營商與銀行,甚至是運營商之間,都發布過類似試用產品。從試用產品到成熟產品的正式發布,可以看做是行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王維東告訴記者。
去銀行卡時代大幕拉開
有數據顯示,經過14年的努力,我國銀行卡普及率達到38%,然而或許不用等到銀行卡實現100%普及,它就會徹底過時。據易觀國際預測,2013年我國移動支付客戶將達3.08億人,交易規模將由2011年的742億元猛增至2013年的2230億元。
第三方支付領軍企業之一匯付天下總裁周曄曾表示,“現金的發展用了300年,銀行卡的發展用了50年,網絡支付發展已經有10年,而移動支付替代銀行卡和POS終端,或許將在三年內完成”。
按照業內觀點,如果把當前的移動支付市場分類,可以由三個結構組成:首先是發展較早、交易規模較大的短信支付,經過多年發展,這一支付方式目前增速平穩,按照每年10%-20%的比例增長;其次就是目前支付寶所采取的主流支付模式,移動互聯網支付;以及三大運營商和銀聯層面聯合做出的基于NFC支付的線下移動支付形態,盡管NFC支付目前占比較低,但預計會在2016年迎來整體市場的爆發。
2012年11月,中國聯通(行情,資金,股吧,問診)與招商銀行聯合推出“聯通招行手機錢包”產品,招行用戶申請開通“聯通招行手機錢包”業務,即可收到一條預約短信,前往聯通指定營業廳辦理將招商銀行賬戶內嵌在手機USIM卡中,即可實現銀行卡功能與手機功能合二為一,刷手機即可直接進行各種消費。
作為支持農村金融發展的探索者,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更是率先在農村地區推廣農村“匯易達”手機支付。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從去年7月在成都郫縣戰旗村開始試點“匯易達業務”以來,截至2013年4月末,共發卡238張,在戰旗村的發卡覆蓋率達到近60%。客戶通過“匯易達”業務渠道辦理的行內轉賬、跨行轉賬、密碼匯款、按址匯款、助農取款、便民繳費等各類轉賬業務交易筆數485筆,交易總金額25萬余元。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還計劃在四川省巴中市繼續推廣此業務,改善農村支付環境,提高農村地區金融服務水平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雖然一張新式SIM的問世昭示了“去銀行卡時代”即將來臨,但王維東認為:“產品仍然受到用戶接受程度、客觀市場環境如硬件設備的支持情況、各家銀行的接受程度等因素影響,尤其現在的快捷支付之所以快速普及,主要得益于公交、出租、便利店等小額支付的推廣,如果用在大額支付上,安全性的考慮會更受重視?!闭蛉绱?,去銀行卡化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這一時代究竟什么時候到來,“現在還很難下結論”。(王雪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