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6 10:06: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銀監會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3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到141.3萬億元。在資產繼續大幅增長的同時,銀行業的凈利潤達到3688億元,增速達到13.13%,遠超此前市場的預期。不過,銀行業的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率繼續雙升,且增速有所加快。
不良貸款余額增幅擴大
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到5265億元,較去年末增加了336億元,增幅為6.8%。據記者統計,這一增幅,較去年的單季增加幅度有所擴大。
分機構類型看,大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較去年末增加了146億元,達到3241億元。其中,僅農行一家的不良貸款余額保持了雙降。由于大型銀行的不良率較去年末下降了0.01個百分點,由此也暫時延緩了銀行業不良率的上升速度。數據顯示,銀行業一季度的不良貸款率為0.96%,較去年末僅增加了0.01個百分點。此外,股份制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較去年末增加了99億元,不良率增加了0.05個百分點。城商行的不良貸款余額較去年末增加了35億元,不良率增加了0.02個百分點。
在不良余額上升的同時,銀行業的撥備覆蓋卻在下降。一季度的銀行業撥備覆蓋率較去年末下降了3.56個百分點,達到291.95%。而上市銀行一季報顯示,16家銀行中11家銀行一季度的撥備覆蓋率出現了下降,其中,6家銀行的下降幅度達到了兩位數。有分析師指出,部分銀行在一季度是有意釋放利潤而少提撥備。
五行凈利潤占比達62.4%
一季度,銀行業利潤確實保持了較快的增長。數據顯示,一季度銀行業凈利潤達到368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28億元,增幅13.13%。其中,利潤的62.4%是由五家大型銀行創造的。盡管凈利潤增幅遠高于此前市場“一位數”的預期,但數據也顯示,銀行業的利潤增長能力確實有所下降。今年一季度,銀行業的資產利潤率為1.37%,資本利潤率為21%,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06個百分點和1.34個百分點。
影響銀行利潤增長的一大原因是凈息差的下降。今年一季度,銀行對貸款進行重新定價,導致了凈息差的波動幅度比較大。數據顯示,凈息差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一季度的凈息差為2.57%,較去年四季度下降了0.18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19個百分點。數據也同時顯示出,銀行在調整經營結構方面繼續努力,今年一季度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達到23.84%,較去年同期提高3.29個百分點,較去年末提高4.01個百分點。
資本新規使得資本充足率有所下降
由于自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指標還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由于新辦法下資本充足率的計算方法更趨嚴格,比如新增操作風險資本要求、對合格資本工具采用更嚴格定義、對信用風險權重進行調整、取消市場風險的計算門檻等因素,按新辦法計算的資本充足率總體有所下降。銀監會對此指出,今年一季度的資本充足率相關指標與歷史數據不具直接可比性。
數據顯示,按照新辦法,銀行業一季度末的資本充足率為12.28%,一級資本充足率 9.8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9.85%。而去年末,按照老辦法計算的銀行業資本充足率可達13.25%,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0.62%。此外,資本凈額達到85855億元,一級資本凈額為68847億元,核心一級資本凈額為68847億元。信用風險加權資產為643351億元,市場風險加權資產為6254億元,操作風險加權資產為49492億元。(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