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2 09:0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信送到哪里,中郵保險就到哪里。”
今年以來,從各地保監局公布的行政處罰情況看,郵政系機構“上榜”次數十分靠前,且其欺騙投保人的違法行為顯得十分扎眼,也受到了保監局的重拳治理。據本報統計,一季度,162家保險公司及代理機構收到監管機構的罰單。其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屬支行及營業所以及各地郵政局共收到來自河南保監局的10張罰單和江西保監局的3張罰單。
記者發現,這些被罰的郵儲銀行大多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和鄉鎮地區。
在高樓林立的大都市,各種形式的銀行在街道旁隨處可見。而在一些小城鎮尤其是鄉鎮地區,人們見得最多的恐怕要數郵政儲蓄銀行了,通常,他們也愿意選擇把掙來的錢存到郵儲銀行。然而,在不經意間,人們的存款就可能變成了保單,但當事人對自己的義務及權利卻并不清楚。
銷售誤導
引發集中退保
如果去到河南郵儲銀行寶豐縣趙莊鄉支行辦理業務,你也許會從工作人員那里聽到非常美好的保險產品介紹以至于動心想購買。還好,保監局一季度的罰單撕破了其美麗的面紗,讓其露出了騙人的真面孔。
由于欺騙投保人,該支行發生了集中退保的群體性事件。河南保監局透露,該支行在代理保險業務活動中向投保人提供與保險合同內容不符的錯誤信息,欺騙投保人。在填寫投保單時對投保人隱瞞與保險合同相關的重要內容,未引導投保人抄錄風險提示語句,涉及保單626件。代理銷售的1897件保單未如實向保險公司提供投保人的聯系方式,有15件保單是由該支行工作人員代替投保人接聽保險公司回訪電話。一系列銷售誤導行為造成集中退保的群體性事件。
對這種惡劣的違法行為以及嚴重的后果,河南保監局也沒有心慈手軟,直接吊銷了其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
欺騙,不止發生在上述郵儲銀行支行身上。郵儲銀行寶豐縣石橋鎮營業所、郵儲銀行寶豐縣前營鄉營業所等分支機構也在保險銷售過程中采取欺騙投保人的手法。
客戶聯系方式虛假
回訪形同虛設
投保人的聯系方式,是與保險合同相關的重要信息。然而,一些保險公司及代銷公司卻故意提供虛假聯系方式,造成回訪無法進行,這也使得很多投保人在保險猶豫期內無法撤銷投保申請。
例如,從2010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郵儲銀行寶豐縣石橋鎮營業所代理銷售的1211件保單未如實向保險公司提供投保人的聯系方式。而當保險公司回訪時,部分電話甚至由銷售方員工代替投保人接聽。
記者發現,河南省被處罰的郵儲銀行分支機構幾乎都存在同樣的違法行為,即故意向保險公司提供投保人虛假聯系方式。
健全回訪制度是減少保險銷售誤導的重要途徑,然而如果保險公司根本打不通投保人的聯系電話,或者電話另一端根本不是投保人本人,回訪就失去了其本應有的意義。
此外,郵儲銀行被處罰涉及的違法行為還包括,在保險銷售環節還存在給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部分營業網點在沒有取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的情況下就從事保險代理業務,聘任不具有從業資格的人員銷售保險等。
鄉鎮為“行騙”多發地
監管加大處罰力度
趙莊鄉、石橋鎮、前營鄉……從部分被罰郵儲銀行所在地的地名就可以看到,鄉鎮地區是保險銷售欺騙行為的多發地。
為何在這些地方保險銷售過程中欺騙行為時有發生?業內人士認為,欺騙行為“降落”在容易被騙群體身上的概率較高。鄉鎮地區群眾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他們容易相信保險銷售人員的介紹,同時很難準確深入理解保險與儲蓄的異同以及具體保險條款的意義。正因如此,他們才容易成為銷售人員欺騙的對象。
中郵人壽宣稱,以“服務基層、服務三農”為己任,并且快速在全國布局,“信送到哪里,中郵保險就到哪里?!敝朽]人壽業務的快速擴張,與其銀郵網點面廣不無關系,目前該公司的業務約覆蓋了15個?。▍^、市),其廣東分公司和湖南分公司均在今年3月下旬揭牌,當月就實現保費收入2814.35萬元和10780.78萬元;中郵人壽黑龍江分公司、浙江分公司和江蘇分公司一季度保費則同比大幅增長169.14%、75.2%和27.03%;中郵人壽四川分公司和河南分公司一季度保費則分別同比下降了27.35%和12.66%。
鄉鎮地方容易出現保險銷售欺騙行為的現象,對監管層在鄉鎮地區的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加大對保險銷售機構的監管力度,同時還必須大力普及保險知識,加深人們對保險的認識。
河南保監局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其對一些違法行為嚴重的機構重拳出擊,直接吊銷其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業內人士認為,這很有必要,因為罰款等手段對違法者來說如隔靴搔癢,必須對違規行為予以嚴懲,以維護行業發展秩序。同時,單純依靠監管機構的力量對保險銷售機構進行懲治,很難起到完全杜絕的效果,從監管到險企銷售一起抓,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冷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