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2 08:56:00 來源:證券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今年年初開始實施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的威力開始顯現。各家銀行資本充足率年底達標顯然無虞,但執行新規后銀行資本充足率普遍下滑。按照新規規定,今年起只有發行合格資本工具才能計入監管資本。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目前各家銀行正在醞釀發行新型資本工具,以減記型資本工具為主,規模超過千億元,但具體何種形式仍有待與監管部門溝通。
醞釀新型資本工具
按照銀監會資本管理辦法的規定,2013年1月1日之后發行的不合格資本工具將不再計入監管資本,銀行發行的非普通股新型資本工具,應包含減記條款或轉股條款,并在觸發事件發生時進行本金減記或轉股。
“現在大家都在準備新型資本工具,含減記條款的新型資本工具操作相對簡單,因此現在大家準備的主要是減記型資本工具。”某股份制銀行計財部人士稱。
今年以來,包括工商銀行(601398)、建設銀行(601939)、招商銀行(600036)、平安銀行(000001)等相繼發布公告,稱擬在未來2~3年內發行減記型合格資本工具,發行規模將分別不超過600億元、600億元、500億元、113億元。興業銀行(601166)近日在一季度業績交流會上表示,近兩年該行將通過募集二級資本補充資本金,不會有股權融資計劃。
“應該是分批發行,先要看看市場的反應。”某股份制銀行董事會辦公室人士稱。
去年底以來銀監會已多次下發資本管理辦法實施、資本工具創新等相關指導意見,積極鼓勵銀行發行新型合格資本工具。除銀監會外,合格資本工具還需獲得央行批準,含轉股條款的合格資本工具則需取得證監會的批文。
“由于新型合格資本工具屬于新事物,跨部門之間的協調順利與否、涉及的監管部門是否接受合格資本工具,對合格資本工具的發行進度均會產生影響。監管部門批準后還需考慮市場反應、投資者是否接受等。”上述股份制銀行計財部人士稱。
目前醞釀發行合格資本工具的上市銀行中進度最快的是工商銀行,工商銀行發行合格資本工具的議案今年1月份獲董事會通過后,3月份又獲得股東大會通過。
“股東大會通過后就可以走審批程序,其后上報銀監會,并等待央行批準。”上述股份制銀行董事會辦公室人士稱。
工商銀行投資者關系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合格資本工具以何種具體形式發行尚未有定論,工商銀行仍處在準備階段。
資本充足率壓力山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建設銀行發行計劃中包含其他一級資本工具外,其他銀行公告的發行計劃中尚未包含其他一級資本工具,并且幾乎所有銀行都選擇發行減記型合格資本工具。
“轉股型需要多一個監管部門審批,并且轉股型也面臨諸多法律障礙,還可能伴隨國有股減持等問題,相對繁瑣。”上述股份制銀行計財部人士稱。
銀行積極探索新型資本工具背后,除了監管部門鼓勵的因素外,還有今年初執行資本管理辦法后銀行資本充足率普遍出現下滑的因素。
以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002142)為例,平安銀行資本充足率從去年末的11.37%下滑至今年3月末的10.17%;興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從去年末的12.06%下滑至今年3月末的10.79%;寧波銀行資本充足率從去年末的15.65%下滑至今年3月末的13.3%。
興業銀行在一季度業績交流會上表示,資本充足率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2012年該行的資本充足率是按舊資本管理方法計量,而一季報資本充足率是按新資本管理辦法計量。但若按新規同口徑與年初相比,核心資本充足率僅下降不到0.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