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0 09:25:00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昨日(4月9日),央行開展了300億元的28天期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持平于2.75%。本周公開市場有到期央票150億元及440億元正回購到期,無逆回購到期,資金面波動不大。
同花順數據顯示,受月末效應的影響,2月底銀行間利率中樞開始走高。進入3月后,仍未見回落,直到3月6日才開始慢慢走低。此后,除3月末有所走高外,銀行間利率中樞基本上持續在低位運行。
資金面維持寬松格局
記者統計發現,昨日,各個期限質押式回購利率波動不大。除3個月期回購利率下降了13個基點外,期限在1個月以上的回購品種利率幾乎與前一交易日持平。
同花順數據顯示,銀行間市場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昨日下降了約3個基點至2.15%,7天期回購利率下降了1個基點至3.27%,14天期回購利率上升了5個基點至3.14%,21天期利率上升了7個基點至3.29%。
招商證券報告顯示,基于不同基準的招商外匯供求強弱指標回升,顯示出國際資本正流入國內,預計3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在1500億~2500億元之間。數據顯示,今年1月的央行外匯占款增加3515億元,環比增長了140%。
一位銀行業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人民幣近期走強對熱錢繼續流入國內提供了持續的動力。不過,預計不會出現長期的單邊上升態勢。
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強和熱錢流入壓力的增加,雖然期間經歷了上繳存款準備金等因素,但市場資金面一直呈寬松格局。
為穩定銀行間利率中樞,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在此前已連續7周實現凈回籠。有統計顯示,央行在3月凈回籠資金1530億元。年初至今,央行公開市場已累計凈回籠達7310億元。
縮小計劃利率市場比例
央行在今年年初推出了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企圖打破每逢周二和周四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老規矩”。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早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央行此舉是利率市場化探索中,在公開市場上非常具有革命性的一步。
“現在的問題是逆回購有幾個期限的品種,人行沒有界定關鍵期限或者說指標利率。我們一直建議人行考慮用7天和隔夜回購去建立一個利率走廊,不過,我們的建議被接受后,可能依然會面臨挑戰。”魯政委近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魯政委指出,人行目前持有的可賣債券只有1萬多億元,雖然可以滾動做回購操作,但市場仍懷疑能否撬動規模這么大的銀行間市場。
此前,對于利率市場化給的路徑,業內一直頗多爭論。魯政委指出,目前利率市場化的路徑,可能跟市場預期的逐步放寬各個期限和金額的貸款利率并不一致。
央行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52.1%,同比下降了6.1個百分點。歷史數據顯示,2002以來,人民幣貸款的占比呈現出了下降的態勢。魯政委指出,今年前兩個月人民幣貸款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例已降至不足5成。
“現在我們看到的路徑,可能是跟當年國企改革一樣,即不斷縮小計劃(利率市場)的比例來擴大市場化(利率市場)比例,自動完成利率市場化過程?!濒斦硎尽?/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