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8 08:52:00 來源:金融投資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近日微博上瘋傳的一則消息稱,銀監會禁止銀行自營資金投資信托受益權,使得開盤受地產股大漲影響本已走高的銀行股再受打擊。多位銀行人士否認了這則消息,細心的網友也發現,這不過是一則愚人節的玩笑。
愚人節玩笑攪動市場
近日微博上大量轉發的一則消息稱,“銀監會今早下發特急通知,禁止商業銀行自營資金投資信托受益權。已投資融資類信托受益權的,須比照自營貸款計提撥備和資本,清理規范截止日期為4月31日。”
上述微博顯然模仿了《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的口吻,讓不少網友和投資者信以為真。
細心的網友和投資者隨后發現,4月31日是個并不存在的日期,這則特大消息只不過是愚人節的玩笑。但也有網友認為,目前存在銀監會出臺規定要求銀行比照自營貸款計提撥備和資本的可能性。
雖是愚人節的玩笑,對于愚人節當日銀行股的走勢還是帶來了一些影響,收盤時10只銀行股下跌,華夏銀行收盤時跌逾2%,跌幅最大。
銀行熱衷信托受益權
近年來銀行自營資金投資信托受益權的規模日漸增長,據估算,去年底可能達到8000億元左右。
銀行自營資金投資信托受益權一直伴隨爭議,爭議點在于,投資融資類信托受益權有變相放貸的嫌疑,尤其在信貸緊縮的年份頗受質疑。信托受益權較高的收益率讓一些銀行的同業業務賺得盆滿缽滿。
在資本約束壓力之下,通過買入返售信托受益權等同業業務賺取息差,已成為一些銀行的創新盈利模式。“息差雖然比貸款低,但比買入返售票據高。”深圳某股份制銀行金融同業部總經理稱。
2012年年報數據顯示,去年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的買入返售資產中包含信托受益權。以平安銀行和民生銀行為例,去年末平安銀行買入返售信托受益權余額為969.68億元,而上一年余額為零;民生銀行并未單獨統計,以信托受益權或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受益權為標的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去年末余額為967.71億元,上一年該項業務亦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