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8 08:41:00 來源:北京商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一邊是年后市場的下跌,股票型基金出現大量贖回,一邊卻是基金開戶數仍在大幅增加,究竟是誰在開戶買基金呢?
昨日中登公司發布數據顯示,春節后首周(2月18日-22日),深滬兩交易所新增基金開戶數10.2萬戶,環比增長28.13%,再創年內新高。其中,新增封閉式基金開戶數3500戶,TA系統配號產生的基金開戶9.8526萬戶。截至2月22日,期末基金賬戶數為4074.99萬戶。
事實上,今年以來,基金的開戶數已經達到了54萬戶。這個數據遠遠超過了去年同期的數據。經記者統計,2012年以來,截至2月24日,基金的開戶數為28.68萬戶。
對于基金開戶數的增長,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投資者的反應似乎是滯后的,去年股票型基金為投資者掙錢了,大家看到掙錢效應,便來開戶了。據了解,2012年主動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收益率分別為5.61%和4.1%。記者走訪的東三環內交通銀行某支行的大堂經理對記者表示,新年過后,小朋友都收到了壓歲錢,隨著家長理財觀念的加強,不少投資者都把小朋友的壓歲錢用來買基金,提早為他們理財。
除了節后參與理財等因素,一位分析師表示,這跟基金產品通道打開有關系,產品通道一打開,基金產品自然增多,特別是一些固定收益類,這些產品必然拉來一大批新的客戶。記者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2月27日,就有近60只基金發行。
“現在的新客戶還是比較傾向于買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特別是短期理財基金。”該銀行大堂經理透露。而這一說法也在基金的首募規模上得到了印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成立的債券型基金平均募集規模約為50億元,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募集規模約為20億元,而股票型基金的平均首募規模約為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