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8 08:41: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積極研究推動基金管理公司上市。”2月26日,監管層傳出的信號,讓基金這個到2012年底已擁有3.59萬億資產管理規模、77家公司的行業,感受到了新的制度紅利。
長久以來,基金公司一直面臨資本尷尬。與券商動輒上百億、信托公司少則數億、高則百億級別的資產對比,基金行業排名靠前的公司卻不過十來億資產。這種對比,在以往基金公司以公募業務為主的生態下,還顯得不那么明顯,但在創新業務跑馬圈地的時代,基金公司無疑面對著擴充資本的競爭壓力。
目前基金公司已允許采用股份制形式、5%以下的股東行政審批也已取消,但業界人士仍認為5%以上的股東資格未松動,是基金公司上市的一個大障礙。
而據記者從監管層獲得的信息顯示,這一阻礙將得到解決。監管層正在為國務院起草相關研究報告,擬重新規范5%以上的股東相關要求。
5%以上股東審批待解
“基金公司多年發展,資產管理業務模式已很清晰,我們認為如今的基金公司,尤其是行業的前幾家公司,已具有清晰的業務模式,每年盈利情況也可以預見,已具備了上市條件和基礎。”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
“事實上,去年我們就在考慮為基金公司上市預留空間。”上述部門負責人指出。
監管層首先從法規層面上預留空間。去年在修訂《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時,就允許基金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并取消對持股5%以下股東的行政審批。此外,在推動基金法修訂的過程中,對于基金公司主要股東,原來要求的三億注冊資本也已取消,變為更強調股東擁有資產管理經驗,將對資本金的要求,改為符合國務院規定的相關標準。
但對于5%以上的股東,目前行政審批仍未放行。有基金公司高層對記者指出,這使得技術層面上,基金公司上市存在難度。5%放行比例依然太低。
據記者獲得的信息顯示,這個技術難題或將得到解決。據了解,證監會基金部和法律部正共同給國務院起草報告,主要針對基金公司主要股東與其他股東,即5%以上的股東,如何制定具體要求的問題。這也一并解決了專業人員持股和上市的部分問題。
此外,上述部門負責人對記者透露,下一步,證監會基金部跟發行部將共同研究,如何支持包括基金公司在內符合條件的財富管理機構發行上市。
大資管時代下的資本競爭
基金公司上市對這個群體本身有多大價值?
首先是解決創新業務大發展下基金公司資本匱乏的難題。
“基金公司雖然管理上百億,甚至達到千億級別的資產,但其自身資產卻少得可憐。行業龍頭也不過二十多億,跟券商等根本沒法比。”上述高管指出。
2012年各家參股基金公司的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博時基金總資產17.81億元;南方基金總資產28億元,;銀華基金總資產10.71億元。而這些已算是業內排名相對靠前的公司。基金業協會2012年數據顯示,在總管理資產規模排名上,博時排名第二,南方排名第四,銀華排名十五。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114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1.72萬億元,平均每家券商119億元,已將基金公司遠遠拋離。而基金另一個競爭者信托表情更甚,截至2011年底,最高者平安信托的總資產已達579.7億元。
在上述基金高管看來,雖然以往公募業務對于基金公司資本的要求沒那么高,但到了目前紛紛跑馬圈地子公司創新業務之際,資金的注入就顯得尤為重要。
上述部門負責人也指出,基金公司上市,有助于增強其資本實力,尤其對帶有拓展性質的業務更是有力支持。
例如在基金子公司開展的眾多類信托業務時,資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信托公司為例,按銀監會規定,信托公司每年要按照一定比例計提一般風險準備金和信托賠償準備金。比如中融信托2011年報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其一般風險準備金和信托賠償準備金合計為2.35億元。
一位大型信托公司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除了按規定準備一半風險準備金與賠償準備金外,還預留流動資產準備隨時變現以應對剛性兌付風險,準備資金量起碼在十億級別。
而未來基金公司上市若成行,無疑將解決這一難題,而這也為基金與信托的競爭增加砝碼。
(楊穎樺)